gender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12 17:19

對貨幣貶值抱持戒慎恐懼心情看待,原物料採購成本恐墊高

【財訊快報/劉居全報導】統一集團(1216)董事長羅智先表示,針對下半年全球經濟及中國市場抱持很勉強及很緊張的看法,尤其貨幣貶值抱著「戒慎恐懼」心情來看待,因為大家更不敢消費,而原物料採購也恐因為貶值導致價格上漲,成本增加,羅智先保守看待下半年經濟景氣。
羅智先表示,經濟不好,但數量沒改變,在大家緊縮消費下,將造成平均價格下壓,中國市場會更明顯;不過羅智先也強調,廠商如何把中國市場20%最有錢的族群發掘出來?對所有廠商是很大的議題;而在未來產品開發難度上非常高;整體來講,困難度大於機會。
至於這兩天人民幣匯率貶值,統一中控是否有避險?羅智先坦言,中國匯率避險再大的本事也比不上中央的一念之間,因為無論如何操作,都有風險;因此,只能內化是成本之一。
至於統一中控飲料有35%找人代工,35%中有85%是由統一實代工,至於毛利方面取決於三要素,分別是老天爺決定原物料價格、產品結構以及組織行為的調整。而統一中控目前在操作上,較能照著產品組合操作,團隊現在越來越能接受不必仰賴價格而去操作。
至於統一實方面,馬口鐵價格持續下降,上半年統一實若把土地獲利挹注還原,單是馬口鐵的營運是負的,而羅智先也對馬口鐵未來價格持悲觀看法,羅智先強調,因為馬口鐵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庫存還可撐好幾年,因此短期間不會有好消息;至於寶特瓶則是比較穩定的業務。
此外針對電商營運是否衝擊零售業的銷售,羅智先強調,電商衝擊最慘的是保養品被打的稀哩嘩啦,主要是保養品保存時間長,與百貨公司價差大,他笑說在中國有人說「XXXX不死,經濟起不來」,而XXXX是在美國有上市的公司(意謂著是阿里巴巴);不過羅智先強調,台灣電商對食品飲料還沒太大影響,但也坦言電商營運確實在中國方面有衝擊。
此外,針對東南亞事業體,羅智先表示,統一相對不及格,但東南亞有6億5千萬人口,非常有未來性,羅智先坦言,東南亞業績若能跟中國的水位一樣,統一經營團隊會很開心,不過由於在東南亞本土化程度不夠,當地很多機會感覺不出來,只能隔靴搔癢,不能東南亞業績應該是比現在精彩好幾倍;但統一還是會在這市場持續努力。
相關個股:統一(1216;TW)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