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老擊敗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5-19 14:43
機器人產業 醫療照護市場潛力大
2015年05月19日13:51
隨著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導致看護人力短缺,帶動穿戴市場與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其中以日本投入最為快速,目前包含科技大廠松下和汽車大廠豐田等,均瞄準這一波銀髮商機及爭相跨界開發看護機器人的發展。
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顧問柏德葳表示,具備價格優勢的穿戴型機器人將會成為日本看護機器人市場成長與普及的主要動能,2015~2035年短短20年,可協助自主行動的穿戴型機器人將是整體看護機器人市場最大宗,主要因素就在於多數銀髮族與失能者需要的是一套價格在可接受及負擔的範圍,安全可靠度高的看護機器人產品。
另外,看護人員同樣也是需要一套可省力、避免職業傷害的穿戴型機器人,以給予更有效輔助日益吃重的看護工作。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與經濟產業省公布為期5年計劃「機器人新戰略」,內容涵蓋製造/服務、照護/醫療、農林水產/食品、基礎建設/災害防治等重點領域,其中用於照護/醫療所編列的預算最多,將近53億日圓,佔日本2015年機器人相關總預算33%。
目前在日本所獲准應用於現實世界的看護機器人種類並不多,但已有為數不少在開發階段或接受臨床試驗評估,現階段僅有日本Cyberdyne HAL外骨骼機器人(又稱穿戴型機器人)擁有取得日本、歐洲法規認證與銷售實績。
柏德葳指出,雖然2014年起ActiveLink、Innophys等日本新創廠商陸續發表多款穿戴型機器人,加上先行的本田、豐田等日系車廠歷經多年投入資源研發,現階段日本穿戴型機器人產品發展至成熟階段。穿戴型機器人功能單一,價格卻不到多功能看護機器人的百分之一,因此較能吸引消費者採用。
日本政府期望透過「機器人新戰略」,加速推動價格更便宜的穿戴型機器人的發展進程,解決看護市場人力不足的問題。。(吳秀樺/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