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5 22:39
替代效應發酵 聚酯業上半年看旺
【周義朗╱台北報導】聚酯原料PTA(純對苯二甲酸)、EG(乙二醇)大幅降價,但因低於棉價,替代效應發酵,讓聚酯廠訂單增加,聚酯業上半年看旺。據了解,力麗(1444)訂單已接到3月,上半年營運穩定成長。
南亞(1303)則因農曆春節減少工作天數關係,2月營收估較1月小幅衰退,但3月起就會回復正常備料。另,目前南亞位於台灣、美國EG廠,產能利用率高達100%。
遠東新力推新產品
遠東新(1402)力推回收聚酯產品系列,已引起NIKE、adidas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商注意。法人預期,在新產品推出下,今年毛利率可望比去年提升,獲利成長空間加大。
力麗去年因原料帶動聚酯加工絲報價下跌,前3季本業低迷,雖然第4季接單轉熱,但法人估,去年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純益)僅0.2元,不如前年。
展望今年,隨原料及產品報價止穩、庫存回補需求釋出,目前加工絲訂單能見度已達農曆年後,預期第1季營收有機會持平或小幅回升,第2季進一步加溫。
力麗主管指出,若CPL(己內醯胺)報價3月落底,客戶轉為搶單,力鵬首季營運將是先蹲後跳,今年營運逐步改善。而隨原油價格滑落,聚酯原料PTA、EG價格從去年5、6月高點至上月底,已分別重挫50%、40%。
3大聚酯廠 營運概況
下游拉貨力道漸強
該主管分析,油價走弱,使低迷甚久的聚酯原料價格低於棉花,替代效應發酵,加上下游拉貨力道漸強,上半年營運優於去年同期。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曾表態,去年12月積極消化庫存,成功衝高營收,1月因基期高,營收恐較前月小幅衰退,但看好電子產品因旺季效應,表現較聚酯纖維、石化產品好。
法人表示,台幣一路走貶,各業者手中美元水準不低,匯兌收益續增。
至於瓶用酯粒產業方面,力麗、遠東新及新纖(1409)今年可較去年樂觀,且因應夏季飲料旺季,生產高峰從3月一路旺到7月,上半年聚酯事業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