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3 20:16

砸3千萬 英業達拼創新育成 將轉型社會企業 並加速資產活化

【王郁倫╱台北報導】英業達(2356)邁入成立40周年,董事長李詩欽表示,上半年將忙於育成新創公司,目標今年內部與外部團隊合計要投資20家,金額3000萬元,英業達並將轉型為社會企業,成立創新工坊,加速資產活化,6000件有效專利將提撥10%對外交互授權。
對於近月中國企業家來台,拿億元基金要幫助台灣新創團隊,李詩欽表示,他不同意台灣在新創上落後,雲協舉辦的雲豹育成競賽已邁入第3屆,逐年參加競賽的團隊增加,今年目標報名突破100隊,入選25~30個隊伍,由15家導師企業輔導。
英業達40周年策略
內外目標投資20家
李詩欽期望在2013~2016年雲協理事長任期內,鼓勵400個新創團隊報名雲豹育成競賽,並選出80~100個團隊,由企業導師輔導。
600件專利活化使用
英業達本身也會加大投資新創團隊力道,目標投資外部團隊超過10家,2016年將更多,對員工也鼓勵內部育成,由英業達創新育成基金投資,連同對外及內部團隊合計目標投資20家,以每家150萬元計算,投資金額達3000萬元,另外中國、台灣及日本也將尋找投資機會。
李詩欽表示,雲豹育成入選團隊將促成上市、鼓勵購併、加碼投資,英業達內部創新育成團隊也比照外部,不排除成立子公司,未來上市。過去10年英業達已投資25家公司,投資金額4800~5000萬美元。
過去英業達員工創意提案通過審查會發給獎金,取得專利每年可領取10萬元年金,商品化或交互授權另有獎勵,目前集團專利共1.2萬件,有價6000件,今年目標拿出10%約600件專利活化使用。
李詩欽表示,600件專利計劃朝1.交互授權、2.互換智權、3.以智權做股投資新創團隊、4.以智權入股智權商業公司等方向評估,預計2~3個月後明朗,今年可望有營收挹注。
士林成立創新工坊
轉型社會企業,英業達也將在士林成立創新工坊,提供場地與3D列印機等設備,給雲豹育成團隊或內部創新團體創作,李詩欽表示,會鼓勵新創團隊開發物聯網解決方案或裝置,使新創方向又從純軟體邁入軟硬整合的物聯網思維,也會引介到盟友的金山雲或小米雲平台。
英業達今年邁入成立40周年,李詩欽卻喊上半年忙於創新育成及資產活化,延後半年慶祝。
他指出,英業達將轉型為社會企業,用企業手法去解決社會問題,多關注年輕人,40周年一切慶祝將延到7月1日之後舉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