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0-09 23:47
中國Q3經濟成長 下探5年新低 年增率估7.2% 十一長假零售增幅亦連年下滑
中國出口、內需不振,9月服務業PMI走疲,製造業PMI維持疲弱,十一黃金周零售業績成長力道也連年下滑,本月21日公布第3季經濟年成長率預估將創5年半新低7.2%。
中國政府打奢政策持續影響消費力度,?豐(HSBC)昨公布9月中國服務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從前月的17個月高點54.1降至53.5,日前公布的官方數據也降至8個月新低54,反映經濟仍面臨走疲風險。
?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中國服務業PMI回落,分項數據好壞不一,「儘管製造業部門仍料臨下行壓力,但服務業在9月整體仍受支撐。中國經濟短期仍料臨下行風險,貨幣和財政政策仍料寬鬆」。
中國十一黃金周 近5年零售與餐飲銷售業績
貨幣寬鬆是唯一選擇
中國國家統計局預計本月21日公布第3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估年增率恐由第2季的7.5%降至7.2%,將創2009年第1季來新低。
海通證券報告指出,因為產能過剩的製造業與房地產都需要去槓桿,中國政府又難以承受經濟的全面萎縮,因此當前貨幣寬鬆可能是唯一選擇。
海通證券表示,雖然9月滙豐與官方製造業PMI均與前月持平而非下降,且9月發電增速也由負轉正,但其實壞消息並未完全消失,包括9月與十一黃金周期間地產銷量持續低迷、黃金周國內主要景點旅遊門票收入下滑等,都預告經濟下滑風險未消。
中國商務部周二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10月1~7日全國零售與餐飲企業銷售額達9750億元人民幣(4.8兆元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12.1%,但成長力道逐年放緩,增幅從2010年的18.7%一路下滑,對積極將經濟重心由出口轉向內需的中國來說,並非良好發展。
中國近7季經濟年成長率
124景區門票收入減3%
此外,黃金周前6天全國124景區接待遊客僅年增2.7%,但門票收入年減3.1%,為2001年以來十一黃金周期間首度出現負成長,且前5天主要16大城市地產銷量年減幅仍在10%以上,反映地產銷量仍在下滑。
《中國證券報》報導指出,中國人民銀行(人行)的第3季貨幣政策例會已提出,當前經濟「形勢的錯綜複雜不可低估」,較第2季例會更強調當前經濟複雜的程度,凸顯出第3季GDP情況不容樂觀,第4季壓力依然較大。
除了房地產投資迅速下滑,新開工項目有限,連續30個月負成長的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顯示製造業領域面臨的通縮壓力加大,加上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金融支持力度減弱,對中國經濟來說都非好跡象,人行可能採取多種手段,致力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甚至可能在必要時啟動全面降息。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