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退後退再後退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5-31 11:18

台商回台投資,落實率僅3成

【時報-各報要聞】經濟部昨(30)日舉辦台商回台投資高峰會,今年首次未和廠商簽署投資意向書(LOI)。經濟部強調,目前工作方向是「重質不重量」,以關鍵產業為主,盼能補足國內供應鏈;不過,以過去3年台商投資狀況來看,LOI件數達成率僅3成,當初喊的震天價響的鮭魚返鄉政策顯得雷大雨小,成績難看。
台商回台投資高峰會今年是第6年舉辦,自100年開始推動簽署LOI,但今年一個都沒簽。經濟部官員指出,盼返鄉的台商能結合產業升級轉型,畢竟國內投資環境已無法提供低工資;以平面顯示器材料為例,因專利技術受制於國際大廠壟斷,希望國內能有業者掌握關鍵材料技術,補足缺口,打造完整產業供應鏈。
經濟部每年列出台商回台皆有亮點,但若檢視件數、金額執行率,3年來成效極差!統計顯示,過去3年經濟部和台商簽署39件投資意向書,僅11件落實投資、落實率28%;若以合計投資額159.5億元來看,更僅占過去3年號稱總投資1,372億元的11.6%。
經濟部僅願意公布在100、101年簽署LOI的3家廠商,包括友嘉實業、油機工業及慶弘成公司已落實投資計畫,另有哪些廠商嘴上說要投資,但最後卻沒下文,難以得知。
官員解釋,另有17案是在順利進行中,11件則因土地或其他問題有待評估,還在尋找適合機會投資。
據悉,有2家長年在大陸經營製造業的台商想返台轉作觀光旅遊業,但因土地或因標的是BOT案,仍在評估調整投資計畫;另外也有風電產業和飲料加工業想返台投資,但簽了LOI之後,遲遲未有下一步動作。
投資處以近5年回台投資案件分析,歷年平均個案投資金額增加,但製造業逐年下降,而服務業卻上升,且越來越多廠商回台朝高質化發展,擴建新廠或興建企業研發總部。
經濟部昨在記者會上也找來帝寶工業、建大工業、東遠精技、泉樺針織、卿蓬等5公司召開記者會,強調這些公司總投資額逾新台幣3百億元,其中,建大工業今年度包括設置廠房及研發總部,砸下110億元。
投資處長連玉蘋表示,今年已掌握台商回台投資案案源共32件、約新台幣343億元,加上今年前4月台商回台投資金額349億元,年增82.72%,年度達成率65%,經部對今年台商回台情形仍舊樂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劉靜瑀/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