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rate 發達公司襄理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1-23 11:20

情義無價 (精品文章)

本帖最後由 022 於 14-02-04 03:01 編輯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農夫有兩個兒子,但是家境不好,只能供應一個孩子讀書。
於是大哥決定犧牲自己,留在家中跟爸爸一起種田賺錢,讓比較聰明的弟弟去念書。
弟弟果然不負所望,取得博士學位後,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有一天他回鄉下,看看老爸和哥哥還是在種田,便告訴他們,
種田沒希望,不如將家中田產變賣,兄弟各分一半,他要將資金拿去投資股票或是到台北買房子。氣得父親最後決定將田產賣掉,和這位博士兒子斷絕父子關係。
忘記「飲水思源」的道理
聽到上述故事,不禁對「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的人性感到失望與憤慨。
其實這種兄弟分家、不仁不義的故事也常在企業中發生,譬如有一家公司,由3個部門所組成,
A部門是創業部門,第一個10年獲利良好,將盈餘轉投資成立B部門,
B部門也不負眾望,在5年內讓該部門商品成為業界主流,奠定該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於是B部門又將盈餘轉投資成立C 部門。
後來因國內景氣的變動,讓原來A、B兩部門的獲利大不如前,反而C部門的商品成長潛力大,廣受客戶好評,於是C部門成為該公司成長潛力最大的部門。
C部門成立的前5年,一直處在虧損狀態,直到最近1、2年才開始轉虧為盈,於是C部門成為公司最意氣風發、最得寵的部門。
未久,C部門主管(以下簡稱C主管)擔心A、B兩部門會拖累C 部門的獲利,於是要求公司出資,讓C部門成立子公司,由他太太掌財務,藉此切割C部門與A、B兩部門的關係。
這種長期坐擁公司資源壯大自己的勢力版圖,回頭要求切斷袍澤關係,當然不為正派經營公司所接納,
於是C主管近乎威脅公司的態度,以快速離職方式結束了快10年的組織關係。
這位C主管如同第一個故事中的弟弟,只看眼前的利益,忘記了「飲水思源」、「感恩圖報」的善念。
如果我是那位弟弟,憑著博士能力,何必要跟哥哥爭那幾分地呢?
拋棄繼承全部送給哥哥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假設財力更好,弟弟應多買幾分地或幾甲地送給哥哥,讓他達到基本的耕作經濟規模,發揮他務農的一技之長,這才叫兄弟。
如果我是C主管,我會盡力分享我的經驗,或將ABC三部門商品整合、客戶整合,
甚至協助訓練A、B兩部門的員工,提升其銷售技巧,努力幫忙A、B部門提升獲利,
如此,如果A、B、C三部門都能獲利提升,有朝一日,C主管就是公司無可取代的靈魂人物,CEO的職位指日可待,但很可惜,C主管只想到自己與太太的私利。
有才無德,天下難行故事中的弟弟與C主管的作為,在組織中絕對無法團隊合作,一個人對父親、兄長無情無義的人,亦不可能對老闆及其他同事有情有義,這些人未來的發展與成就是有限的。
人要志氣,不僅為自活,也要為他人而活,尤其是你的家人與工作夥伴。
每個人都必須承擔面對不同的家庭包袱及組織包袱,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有氣度,就可以讓這些包袱卸下。
另一方面,好的人才需要好的舞台才能發光發亮,需要眾人在背後幫他搭起舞台,才能撐起場面。
沒有舞台就沒有主角;沒有配角,也沒辦法襯托出主角的光采。

一旦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一定要記得飲水思源。
人生沒有第二套劇本,也無法事先彩排,兩個自認有才華的人,把人生的結局演成這樣,實在很可惜。有才無德,天下難行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