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樂園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07 11:26

奧運衝擊 中國PE PP 需求減 塑化獲利冷

【姚惠珍╱台北報導】
中國奧運倒數36小時,為空氣淨化,中國政府要求北京鄰近5省下游廠商降低開工率,下游工廠也抱低庫存度奧運,使中國8月塑化原料需求急凍,衝擊遠東區聚乙烯、聚丙烯現貨價。
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每公噸下跌50美元,摔至1755美元;聚丙烯(PP)則失守2000美元,跌至1925美元,跌幅2.8~3.5%,擠壓國內業者如台塑(1301)、台聚(1304)、台化(1326)及榮化(1704)第3季獲利。
受到奧運影響,中國下游市場需求低迷,再加上中國因奧運限制貨車或大卡車運輸狀況造成內陸運輸成本大增,使得進口商寧願選擇少賠,而將已到貨的中間原料「低價拋售」,而這些內地業者口中的「跳樓貨」就是加速中國內地現貨價驟跌。
中國塑化需求急凍
據了解,中國部分地區一周內HDPE下跌450元人民幣,每公噸HDPE甚至喊出1600~1630美元,比目前遠東區HDPE現貨價低了近150美元;而PP甚至下跌至1540~1600美元區間,與遠東區現貨價有近400美元的價差,顯見中國塑化需求之冷,更突顯中國政府「奧運擺中間、經濟放兩邊」的心態。
然而,國內業者指出,中國內地「超低價」的塑化行情,並不會擴及到整個遠東地區。
以台灣為例,7月光乙烯成本就1740美元,若HDPE只賣1755美元,等同於是連工繳都不夠,況且中東跟美國有些PE廠發生故障,「中國市場不好,貨就往中東跟中美洲市場銷售,韓國跟台灣的PE業者不會以1755美元行情成交,大家都還是撐在1840美元上下。」
本季獲利將呈衰退
業者分析,中油及台塑化輕油裂解廠都陸續於8月及9月歲休,第3季PE產量平均少2成,而中東及歐美市場又因工廠事故而產能不足,出現進口需求。
業者舉例說,像是科威特因新EG廠開工,將部分乙烯產能去開EG使得PE開工率降至5成,而伊朗的工廠也同樣發生故障產能驟減,因此東南亞PE業者將以往銷售中國的料轉往中東、歐美銷貨。
雖然銷售量無法完全彌補中國市場萎縮的損失,但獲利空間則得以維持,使得第3季獲利水準雖較第2季衰退,但衰退幅度應比外界預期來得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