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樂園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07 11:25

下半年經濟問題比通膨大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昨(5)日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在7月達到頂峰,隨後趨緩,下半年經濟成長下檔的風險較大,而非通貨膨脹,中央銀行9月升息可能是近幾年來的最後一次。 鄭貞茂指出,7月CPI再攀高,乃是意料中的事,因為卡玫基、鳳凰雙颱侵台,勢必讓物價高漲。今年的CPI將於7月達到頂峰,之後逐漸下降,因為國際原油、農產品價格都下來了,通貨膨脹也能控制。 鄭貞茂表示,雖然央行的職責是以抗通膨為主,但是由於接下來通膨不再惡化,經濟成長卻需提振,在情勢轉變下,央行應該會轉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主,「9月升息可能是最後一次。」 鄭貞茂提到,央行從2004年以來,已經連續升息17次,未來不一定還會使用這種宣示性的利率政策,9月再次調高存款準備率的機會也不大,應該只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為逐步緩和的通膨壓力做結尾。 鄭貞茂說,央行6月底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僅是形式上偏緊的貨幣政策,實質上,並未造成銀根緊縮,市場資金依舊寬鬆,下半年通膨壓力變小之後,央行的貨幣政策只可能更寬鬆,不會更緊。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5.92%,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昨(5)日認為,如果沒有颱風,預期8月物價漲幅將趨緩;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指出,未來半年要擔心的不是物價問題,而是經濟成長問題。 梁國源表示,乍看之下7月CPI年增率偏高,但若把颱風與去年基期偏低兩個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數字其實不令人意外;倒是核心物價指數一直往上爬,令人擔憂,顯示物價上漲壓力沒有解除,長期物價趨勢仍處於看漲狀態。 梁國源說,美國二房衝擊導致的金融危機會讓市場需求緊縮,如果沒有颱風,可以預期8月物價不會那麼高。如果到了8月CPI還不降下來,因為去年基期已較高,就要注意了,「若9月CPI還下不來,問題就嚴重了」。 吳中書表示,目前物價上漲年增率高是因為去年基期低,以及去年10月開始針對油價實施凍漲政策,壓抑了物價的上漲,由於物價上漲「最痛苦的時間已過」,明年全年物價上漲率應可回到3%以內。 吳中書認為,未來半年應該擔心的是經濟成長率,由於美國次級房貸衝擊以及國際原物料持續攀高雙重負面因素影響,使得國際經濟景氣復甦一直往後延,可能要延至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在這種情況下,消費力道微弱,物價上漲自然不會太嚴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