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5-09-02 08:29

吞嚥困難|40歲後吞嚥功能就會開始退化?專家教2招鍛煉喉部肌力--2

吞嚥困難|40歲後吞嚥功能就會開始退化?專家教2招鍛煉喉部肌力--2
除了生理機能的變化,食物質地也與吞嚥安全息息相關,像麻糬、湯圓等糯米製品,質地黏稠,容易卡在口腔或喉嚨中,對於吞嚥能力較差的長輩而言,是非常危險的食物。因此,方端仁建議吃東西採取「小口、細嚼、慢嚥」原則,並將下巴微微內收,有助於提升安全性。
2招喉部肌力訓練防嗆咳
吞嚥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多個肌群協調的複雜動作。方端仁說明,吞嚥時其實會短暫閉氣,因此良好的呼吸與吞嚥協調能力,是預防嗆咳的關鍵。他建議平時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強化相關肌肉:
1. 將雙手抵住額頭,同時頭部向前用力,能感受到喉部肌肉出力。
2. 透過吹氣球來訓練肺活量與喉部肌肉,氣球吹起來後嘗試用喉頭力量維持3秒再放掉,是不錯的訓練方式。
簡單舌頭運動 幫助吞嚥更順暢
除了喉部肌肉,舌頭靈活度也是吞嚥的重要幫手。台灣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指出,長輩中有不少人是因為舌頭肌力不足,導致清除口中殘渣不易,進一步影響吞嚥。他建議每天花些時間進行簡單的舌頭運動,例如上下左右活動舌頭、用舌頭頂上顎、吐舌練習等,都有助於提升舌頭的控制與力量。
黃柏堯也強調,若長者因牙齒問題影響咀嚼與吞嚥,千萬不能忽視,應儘速就醫處理。更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咀嚼能力,其實與大腦健康息息相關,透過咀嚼過程中的味覺與感覺刺激,能夠活化大腦神經,有研究指出,咀嚼能力愈好,失智風險相對愈低。
對於高齡長者而言,「能吃、會吞」並非理所當然,卻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家屬與照顧者可多留意長者的進食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早尋求醫療協助。透過日常口腔訓練與正確飲食習慣的建立,不只能改善吞嚥困難,更能守住營養、預防疾病,讓長輩活得更安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