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9-01 03:24

迎戰AI吃電怪獸 中國拚10年內讓核能發電占1成

記者 林則宏 2025-08-31 10:45 ET



中國經濟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向來備受質疑。已故前總理李克強亦深知經濟統計數據灌水的問題,因此有他自己一套掌握中國經濟真實情況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李克強指數」,觀察三個更能直接反映經濟活力的指標:全社會用電量、鐵路貨運量、銀行貸款發放量。

因此,中國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7月用電數字就很值得關注。7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達一點零2兆度,較去年同期增長8.6%,為中國單月用電量首次突破1兆度,這相當於日本或東協國家全年用電量。



中國7月用電量如此驚人,一個原因是多地出現破攝氏40度的持續高溫天氣,使得民生用電較去年同期大增18%。但當月用電量最大的還是第二產業,達到近6000億度。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智部主任侯文捷指出,7月第二產業用電量年增長4.7%,高技術及裝備製造用電量增速領先。第三產業用電量中,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用電量增長也較快。

侯文捷表示,今年1至7月,在行動網路、大數據、雲端運算等快速發展帶動下,中國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用電量增長28.2%。因電動汽車高速發展,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更大增42.6%,新能源整車製造業用電量也增長25.7%。

新經濟型態顯然已經成為中國新的吃電怪獸。其中,AI耗電量更超乎許多人想像。美國緬因大學新媒體教授伊波里托(Jon Ippolito)指出,一個簡單的AI查詢,如「法國首都在哪裡」,耗電量就約一般搜尋的23倍,愈複雜的提問耗電量愈多,而生成影像與影音的耗能就更驚人。

而為因應新興產業與AI時代的電力需求,中國中國早做好充足準備。中國7月單月用電量破1兆度,代表中國也能發出這麼多的電。

除傳統火電,過去幾年中國中國還積極發展綠能。上半年,中國風光發電量達1.15兆度,約為全社會用電量的1/4,高於同期全國第三產業或民生用電量。而在風光電發電量高居全球之冠的同時,中國中國依然持續推動核能。

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中國目前運轉中的核電機組達58部,總裝機容量達6096萬瓩;興建中的核電機組共28部,總裝機容量3365萬瓩。預計2035年,中國核能發電量在總發電量的占比將達到10%左右。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日前接受人民日報專訪在談到AI前景時說,AI也許是人類社會最後一次技術革命。而AI的要害是要有充足的電力,發展AI要有電力保障。在下一代產業與AI浪潮來襲前,中國中國已經做好最基礎的電力供應準備,那台灣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