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 2025-08-31 13:39 ET

AI代理崛起,可能牽動規模數十億美元的電商產業。(路透)
Open
AI、Perplexity、
Google及微軟等頂尖人工智慧(AI)業者,正押注網路購物將成為代理AI的主要應用,紛紛推出AI聊天機器人在為用戶搜尋產品後、還能代為下單的新功能,並已促使網購業者重新思考銷售策略,可能翻轉規模數十億美元的電商生態。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
OpenAI已更新購物系統Operator,並更名為Agent,能在同一個瀏覽器視窗內完成任務,以購物為核心用途,例如在用戶要求系統購買烤肉晚餐及甜點的食材時,系統便導向超市網站,把必要產品加入購物車,再交由用戶完成結帳。OpenAI也計畫在ChatGPT導入整合式結帳功能,用戶無需離開平台即可完成交易,該公司則從直接完成的網購交易抽成。
Perplexity最近推出Comet代理瀏覽器,可在桌面上完成原本須開啟多項程式的功能,例如行事曆、網站及電子郵件等。微軟的「Action」功能也能根據用戶的購物要求,在網路搜尋商品。
Google新推出的「AI模式」會列出多種產品選項,最近也釋出AI產品追蹤系統,在特定產品的價格降至特定水準時,發出提醒通知。Google購物產品副總裁琳康說,這項新功能是要為消費者節省「時間與精力」,避免要開啟20個分頁研究產品的繁瑣痛苦。
賣家與品牌因而改變銷售思維,尤其重視如何讓自家產品被AI系統搜尋到、並被聊天機器人推薦。廣告主正採用新技巧,例如改用內含關鍵字的更長商品網址、或是確保商品會被權威網站提到等方式,提高被AI生成回應提及的機率。
Profound、Refine、Algolia等新創公司也崛起,讓品牌業者能夠監測自家產品在AI聊天機器人回應的能見度。Profound共同創辦人卡德瓦拉德說,消費行為正接近可能不再造訪電商網站的「轉捩點」,「AI(代理和聊天機器人)從品牌端奪走或攔截消費者」,「消費者最終只會與『回覆引擎』互動,AI代理將成為網站與網路的主要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