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09:43

奈及利亞與台灣並無正式邦交關係,但外媒報導,雙邊正低調磋商IPPA翻新。(取自網路)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勢力深入非洲大陸多年,更是積極拉攏奈及利亞。當地媒體報導,台灣與奈及利亞的投資保障協定(IPPA)自1994年簽署生效,隨著台灣近幾年來科技實力不斷壯大,基於雙邊利益,雖然中國鴨霸打壓台灣,但台奈雙邊積極磋商翻新IPPA已逾二年時間,若能成功將是台灣在非洲拓展的重要參考範例。
根據奈及利亞主流媒體Punch Digital報導,台灣、奈及利亞投資保障協定更新已協商超過兩年的時間,而協議內容將涵蓋農業、電動車、太陽能、交通和人工智慧等更多重點產業,並強化投資保障與促進機制。經查,與我國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一覽表上目前尚未顯示台奈IPPA完成翻新。
在缺乏正式邦交關係下,台灣民間單位持續努力拓展,外貿協會最早在2006年即在奈及利亞設立外館,去年更籌組「非洲藍海旗艦團」,由董事長黃志芳率領台塑、富強鑫等國內指標性企業,造訪非洲三國,其中之一即奈及利亞,且率台灣企業首次訪全非最大煉油廠、非洲首富,也盼台奈雙方可在石化業、汽配件等產業深化合作。
而華府研究台灣的智庫Global Taiwan Institute近日更刊出一篇文章「Taiwan’s Soft Power Gamble in Nigeria」,分析近年在台灣官方、民間等單位運作下,持續有我國高階商務團拜訪奈及利亞。文章提到,我國重要的電子業者與奈及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NIPC)、國家科學與工程基礎設施局(NASENI)已有接觸,盼共同推動智慧製造、工業園區和產能建設等投資,這與奈及利亞總統提努布所提出的「重振希望議程」(Renewed Hope Agenda)數位轉型與工業自主方向高度契合,代表台灣、奈及利亞朝向更具深度與戰略意涵的合作邁進,「透過科技、信任和貿易,台灣正在提升影響力」。
台灣與奈及利亞雖未建交,且2017年還曾發生在中國勢力影響下,我駐奈及利亞貿易辦事處從首都阿布賈搬遷到拉哥斯。但若能透過IPPA翻新,也顯示台灣的科技、貿易實力等將是外交以外的「進階版軟實力」,可成為台灣在非洲外交模式的參考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