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9 06:26

財經青紅燈》統一惦惦吃三碗公

2025/08/29 05:30  
統一「不卑不亢」面對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既不吹噓也不妖魔化,在台股西進越來越虧的大趨勢下,依然可惦惦吃三碗公。圖為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資料照)
中國陷入通縮泥淖,流血競爭持續惡化,過去被追捧為台股「西進概念股」不是越賺越少、就是越賠越多,但統一(1216)可說是極少數的例外,今年上半年認列西進獲利破新台幣百億元,僅次於鴻海(2317)、台積電(2330)與台光電(2383),在台股傳產股幾乎全在中國慘踢鐵板時,統一是「惦惦吃三碗公」。
相較於押注中國的台玻(1802),上半年認列西進虧損破10億元新高,台塑(1301)依然慘虧9億餘元;而遠百(2903)、麗嬰房(2911)及統一超(2912)等轉投資中國事業也是虧成一片;另台泥(1101)上半年西進雖然轉虧為盈,認列獲利卻不到億元,相較最風光時的2019年上半年就破96億元,如今只剩零頭,但不虧就是萬幸。
從台股上市公司認列西進盈虧變化來看,自從2018年川普1.0啟動首波美中貿易戰之後,過去的金雞母多逆轉成拖油瓶;依上市公司最新上傳的半年報來看,認列西進獲利逾億元的僅剩約170家、而認列虧損卻達257家,已出現虧多賺少的趨勢,且隨著美中各領域的對抗加劇,趨勢將更難以逆轉。
因此,統一上半年認列西進獲利破百億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84億元,表現隔外耀眼。統一為何能在極度「內捲」的中國殺出重圍?或許從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的幾次公開看法能找出其突圍之道。
他認為,人民幣500億元營收是生存線,越慢達到會越吃力;另也坦言,統一過去忽略中國市場學習(指模仿)能力之強、之快,遠超過想像,因此改變戰略、從類別經營進入品牌經營。這或許可簡單歸納,統一是「不卑不亢」面對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既不吹噓也不妖魔化,才能在台股西進越來越虧的大趨勢下,依然可惦惦吃三碗公。(高嘉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