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漲勢進入尾聲?美銀點名「七巨頭」漲不動了!資金正轉向2大類股- 2025.08.20
- 10:51
- 工商時報 陳彥綺

美銀警告,這波由「七巨頭」帶領的行情恐將告終,一旦聯準會(Fed)決議降息,股市反而可能出現下跌,資金將轉向價值股與中小型股。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近年來,大型科技股在AI熱潮的推動下持續大漲,成為市場最大贏家。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調查卻顯示,高達95%的企業認為生成式AI帶來的實質回報為零,市場再度掀起「AI泡沫」疑慮,進而引發科技股拋售潮。美國銀行(BofA)則進一步警告,這波由「七巨頭」帶領的行情恐將告終,一旦聯準會(Fed)決議降息,股市反而可能出現下跌,資金將轉向價值股與中小型股。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直言,當前的美國風險資產正在形成泡沫。投資人近來爭相湧入股票、加密貨幣與公司債等高風險資產,主要是看好聯準會將降息,以支撐疲弱的就業市場並減輕美國的債務負擔。
但Hartnett警告,若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傑克森霍爾會議上釋出鴿派訊號,股市反而會出現「利多出盡」的下跌走勢。他並重申,相較美股,他看好國際股市,以及黃金、大宗商品、加密貨幣與新興市場資產,因其能成為對抗通膨與美元貶值的避險工具。
美銀美股與量化策略主管Savita Subramanian同樣指出,歷史經驗顯示,若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加上市場週期指標轉向復甦,大型科技股主導的行情可能已接近尾聲。她提醒,寬鬆政策往往使大型股表現落後,高通膨更可能推動漲勢擴散至防禦型或非傳統成長股,市場主導力量或將迎來重大轉變。
根據美銀研究,自2015年以來,標普500指數(S&P 500)中市值前50大的股票,累計表現比大盤高出73個百分點,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1990年代網路泡沫前夕。當時泡沫破滅後,資金大舉轉向價值股與中小型股,並在2000年代初期表現強勁。
而近期市場已浮現一些跡象。追蹤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自2021年以來從未創高,但今年8月卻上漲約6%,明顯優於標普的3.5%漲幅,顯示資金已有轉移跡象。
另一方面,自2022年10月牛市展開以來,AI題材幾乎由大型科技股獨攬。DataTrek Research統計,自今年4月以來,標普500前20大市值股票平均漲幅達40.6%,遠高於大盤的27.9%,而其餘480檔股票則拖累指數表現。其中,輝達(Nvidia)股價自4月9日以來幾乎翻倍,微軟、蘋果、亞馬遜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七巨頭同樣成為上漲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交易員近期大舉買入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QQQ ETF看跌期權,反映市場對4月那波猛烈拋售潮「重演」的擔憂正快速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