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0 09:17

那段歲月,母親用愛餵飽我--2

那段歲月,母親用愛餵飽我--2
求人矮三分,母親把人家不吃的麩皮、谷糠要過來給我們充飢,還把別人不要的蘿蔔葉、紅薯葉撿回來,洗淨晾乾,磨成粉摻到糧食里蒸著吃,或是用水泡泡煮著吃。為了餬口,母親經常到山裡尋找更多的「進口食品」,她總是先吃先嘗,有幾次嘗野菜中毒,萬幸的是中毒不深,經搶救脫險。她常自言自語:「這家裡要是餓死人了咋辦呢?」
那時,村里經常有討飯的上門,儘管我們很窮,可母親多少總要給上一點兒,並常說:「我們總比討飯的強點,還支著鍋灶,沒吃的給燒上一碗開水,讓他暖暖身子也好。」
那時,每人每年2尺布票,每尺布票可賣兩毛錢。為了給我們湊學費,父母把布票都換成了錢。再說,家裡也沒錢買布穿。家裡七八口人,加上姐姐家十幾口人,穿在身上的,鋪在床上的,全靠母親和姐姐紡線織布。我們上學,只要是土路,就脫下鞋子,拿到手上,赤腳走路。供銷社收購站破鞋堆就是我免費的鞋店。不管什麼顏色,無論男鞋女鞋,只要能穿就行。當地農民都窮,哪有能穿的鞋子就賣的。幫子不行,底能用也行,自己稍作加工就算一雙鞋子,雖說不倫不類,但聊勝於無。一次,我撿了一隻紅色女鞋,一隻藍色女鞋,一隻大點,一隻小點,穿上前面露腳指頭,後面露腳後跟。我很高興,一進教室卻招來哄堂大笑,有人說我是「前面賣生薑,後面賣鴨蛋」,我頓時羞得無地自容,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
我們一年就是一身衣服。上學是它,生產隊勞動是它,打豬草、割牛草、趕毛驢、挑擔子也是它。冬天,光身子穿破棉襖,沒有扣子,就用一根痲繩往腰裡一系。母親為了給我們多做幾件衣服,經常半夜三更挑燈做針線,縫補漿洗,實在撐不住了,就躺一會兒,醒來接著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