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0 05:44

抗通縮反更通縮 中國7月PPI減幅超預期

2025/08/10 05:30  
中國七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幅高於預期,為連續第34個月下跌。專家表示,PPI由負轉正的難度很大,在美國關稅衝擊下,中國出口面臨下滑困境,將對中國工業品價格帶來新一波壓力。(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七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幅高於預期,為連續第三十四個月下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平,顯示疲軟的內需與持續的貿易不確定性,衝擊中國消費者與企業信心。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七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年減三.六%,高於預期的下跌三.三%,與六月持平,同為近兩年新低紀錄。越演越烈的價格戰加劇中國的通縮壓力,促使中國政府出手禁止企業的割喉競爭,該競爭已侵蝕企業利潤,導致降薪、裁員。
彭博報導,中國最高領導高層在上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上,矢言加強管理關鍵產業生產過剩,然而在消費需求仍疲軟下,經濟復甦面臨挑戰,衡量商品與服務價格的廣泛指標「GDP平減指數」已連九季下滑,為數十年來最長跌勢。
彭博經濟學家朱懌(Eric Zhu)說,中國經濟擺脫通縮壓力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決策者意識到「整治無序競爭」是解決通縮根源的關鍵,但需要推出更多相關措施。
美關稅衝擊 中出口恐續下跌
中國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PPI由負轉正的難度很大,在美國關稅衝擊下,中國出口面臨下滑困境,將對中國工業品價格帶來新一波壓力。
中國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持平,排除食品與燃料價格的核心通膨年增○.八%,創十七個月最高。食品價格年減一.六%,較前一月年減○.三%加劇下跌。
保銀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房地產部門仍不穩定,經濟更多是由外部需求,而非內需支撐,勞動市場仍然疲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