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天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0-11-17 10:48

B肝男常生食海鮮蔬菜 染A肝送命

一名四十七歲、 有B型肝炎帶原的男性,日前感染急性A型肝炎後,在七天內死於肝衰竭。
疾管局指出,男子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平日生食海鮮及蔬菜的頻率相當高,飲食習慣與A肝病毒的感染途徑相符;醫師表示,B肝帶原者一旦感染第二種肝炎病毒,引發嚴重性肝炎的風險增為三倍。
有膽結石、高血壓慢性病史
疾管局疫情調查發現,該名男子生食海鮮及蔬菜的頻率相當高,飲食習慣與感染A型肝炎病毒的途徑相符。同時他也有慢性B型肝炎、膽結石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史,也可能是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
兩病毒合併 致死風險增至三倍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指出,急性A型肝炎死亡率約千分之一,但對於老年人或慢性肝炎患者,併發猛爆性肝炎致死的風險較高,呼籲民眾應加強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避免生飲、生食。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簡榮南指出,單純感染A型肝炎死亡率並不高,不過一旦合併其他慢性肝炎,引發嚴重肝炎致死的風險可能增至三倍。
急性A肝今年通報191例 2死
急性A型肝炎在國內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今年共通報一百九十一例急性A型肝炎病例,其中兩人死亡。另一例是一名快七十歲的老婦人,在發病通報一個月後身亡,推測是飲用未經消毒煮沸的山泉水。
林頂指出,A肝為糞口傳播,好發於衛生條件不足地區,近年台灣環境衛生狀況改善,大部份兒童或青少年並無A型肝炎抗體,較易因食用到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建議無A型肝炎抗體者,可自費接種兩劑A型肝炎疫苗。
A肝的潛伏期約十五到五十天,發病症狀包括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適等,數天後可能出現黃疸,大多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免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