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8 12:22
美國關稅8/1開徵:南韓壓力加大、台灣努力中
余思瑩
2025年7月28日 週一 上午11:43
法新社今天(28日)報導,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各經濟體競相爭取在8月1日截止日期前避免被徵收更高的關稅。
這些關稅上調大多是4月1日首度宣布的整套關稅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將對數十個經濟體徵收更高的關稅,稅率從10%起跳,以彌補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關稅生效的最後期限已經兩度推遲,將在8月1日本週五生效。
不過,華盛頓已經擴大了針對這些關稅的目標群組,同時宣布與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英國、越南、日本、印尼和菲律賓達成協議。
美國與歐盟達成的協議在27日公布,對歐洲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15%的關稅,低於川普先前威脅的30%。其他美國貿易談判的進展為何?
南韓:壓力加大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由於東京成功達成協議「加大了對南韓的壓力」,首爾正加緊與華盛頓達成協議。南韓媒體報導,首爾正在準備提議超過1000億美元的投資,作為更廣泛協議的一部分,預期將有三星(Samsung)和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等大型企業參與。南韓政府並未證實這項消息。
不過,南韓官員已經概述了在造船、半導體和電池等產業深化合作的提議。南韓國家安全顧問魏聖洛(Wi Sung-lak)告訴記者,兩國正在「談判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階段」,以避免川普提出的25%關稅。
印度:謹慎樂觀
印度貿易部長戈雅(Piyush Goyal)24日告訴彭博電視台(Bloomberg Television),他對於印度能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避免華府26%的關稅威脅感到樂觀。
戈雅堅稱,美印關係和貿易談判中不存在任何癥結點,並澄清說,包括針對技術工人的H-1B簽證等移民規則並未在談判中被提及。儘管戈雅發表了上述言論,印度媒體仍報導,在8月1日前達成臨時協議的前景黯淡。
台灣:正在努力
台灣方面,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表示,官員們「正在努力」進行談判,外界擔憂不利的關稅水準可能會對台灣經濟造成打擊。副總統蕭美琴表示,台灣的談判團隊「幾乎24小時不間斷地在取得貿易平衡、台灣產業利益,甚至未來深化合作的機會。」
加拿大、墨西哥:前景不明
雖然加拿大和墨西哥免受川普在4月1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影響,但這兩國輸入美國的商品,若不屬於一項北美貿易協議範圍內,一般面臨另外的25%關稅。從8月1日起,對墨西哥的關稅將躍升為30%,對加拿大的關稅水準則預定在35%。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她的政府正在「盡一切所能」避免這項關稅,且必要時她將與川普總統通話,努力達成協議。
川普在25日告訴記者,目前與加拿大沒有達成協議。
巴西:政治性質
如果川普威脅對巴西出口商品徵收50%關稅在8月1日生效,巴西將面臨實質上的貿易禁運,包括飛機、穀物和其他商品。
美國對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有貿易順差,巴西最初沒有預期,在川普的「對等」關稅計畫中將面臨更高的關稅。
川普在公布關稅稅率時,毫不掩飾針對巴西的政治動機,稱這是因為對其右翼盟友、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司法「獵巫」。
這場爭執的政治性質,使得兩國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降低。 (編輯:許嘉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