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 05:30

西進布局最大的鴻海,近七年來匯回投資收益從僅約二十億元暴增至近千億元。(資料照)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川普一.○時期啟動第一波美中貿易戰,台商因避險採取「中國加一」的轉移產能策略。根據最新統計,七年來台股上市公司累積已處分中國子公司投資金額增加逾一二○○億元,累積匯回投資收益大增逾五○○○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西進布局最大的鴻海,近七年來匯回投資收益從僅約二十億元暴增至近千億元,透露出隨著中國投資風險增加,鴻海可說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川普一.○時期對中國實施四波關稅調整,拜登政府除了延續外,又追加了電動車、太陽能及鋰電池等的第五波關稅調整,合計對中國關稅增加約十九%。
對比同期間的台股上市公司累積處分中國子公司投資金額,從二○一七年底的新台幣八五九億元,到二○二四年底已增至二一三三億元,七年增加了一二七四億元;累積匯回投資收益從二九一五億元增至七九八五億元,更是大增了五○七○億元。
鴻海匯回收益
近7年從20億增至千億
川普一.○的威力,已讓台股公司西進急煞車、匯回催馬力。到去年底累積匯回前三大依序為鴻海的九九七億元、正新的六一六億元及裕隆日產的五二四億元,正新與裕隆日產可說是「老面孔」,鴻海卻是「新面孔」;在川普一.○之前,鴻海每年認列西進獲利逾千億元、累積自台匯出投資逾二千億元,但匯回收益卻僅約二十億元,但到去年底卻大增近千億、暴增數十倍。
經貿官員分析,依據鴻海去年財報揭露,中國占其營收比重六十二.三%,其次為美洲占二十二.六%、亞洲(不含中國)占十.七%、歐洲占四.一%;「別讓富士康(鴻海)跑了」,可說是鴻海難以明說的「壓力」,因此分散生產基地、加速匯回投資收益等,是只能做、不能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