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呈
2025年5月3日 週六 上午6:09

歷經驚心動魄的一個月,如今許多國家股市走出「V轉」行情,主要指數陸續回到4月初水準,美國總統川普親手引爆的關稅股災似乎船過水無痕,但要就此論斷新一輪牛市即將來臨,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就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出面喊話貿易協議即將達成、美中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以及聯準會(Fed)的獨立性得到保障之後,市場投資人的焦慮情緒暫時緩解。
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委員會某種程度上也認同市場對這些消息感到寬慰,但基於下列2大疑慮,「我們不太相信新一輪牛市的障礙已經完全消除。」
停滯性通膨、美國債務的擔憂仍然存在
自從川普4月初宣布關稅以來,美國股市、美國公債和美元同時走弱,這種「聯袂下跌」的情況相當罕見,顯示國際資金正在撤出美國資產。
摩根士丹利指出,這一趨勢使得美元與美國公債長期以來的「避風港」地位受到挑戰,也讓「美國例外論」的信心動搖,市場目前主要最擔心兩大問題:
停滯性通膨風險上升:如果經濟成長放緩而通膨持續升溫,將壓縮企業利潤,對於股市與債市同樣不利。
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未來若推出新一輪減稅或財政政策,可能再增加數兆美元債務。在當前利率水準下,美國政府每年利息支出可能從目前約1兆美元倍增,高昂的政府債務水準讓投資人憂心忡忡,因為這可能導致資本成本上升、經濟成長放緩等問題。
關稅談判充滿不確定性
摩根士丹利認為,即使川普政府能夠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這些協議也可能令市場失望,除非這些協議大幅取消白宮4月宣布的高額對等關稅。
舉例而言,近期白宮雖然聲稱與日本、印度等國的協議「即將完成」,但實際完成雙邊談判恐怕仍需要長達數月的時間。
同時,身為美國政府迄今徵收最高關稅的中國,手中握有多項談判籌碼,包括持有約六分之一的美國公債。如果中方拋售美債,將推升美國借貸成本,加劇債市壓力。
摩根士丹利表示,雖然目前尚無中國大量拋售美債的跡象,但中國央行近期積極購買黃金、降低對於美元資產的依賴,反映全球央行正逐步去美元化。
此外,中國在短期內正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因此仍有空間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藉此刺激目前疲軟的消費經濟,同時在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多主導權。
投資人該怎麼辦?
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人,應以靈活操作的交易者心態因應當前情勢,較不利於追求長期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投資策略。
摩根士丹利分析,鑒於市場仍然劇烈震盪,可能對於尋求從短期價格波動中獲利的投資人更有利,因此建議應以靈活操作的心態因應當前情勢:
資產多元化:依資產類別、產業及地區進行分散,降低單一風險。
美股進場時機:標普500指數的長期投資人應將5100點至5500點的指數水準視為可接受的切入點,但前提是「經濟衰退不會發生」,此為中長線布局時機。
選股策略:建議採用等權重方式或主動選股策略,聚焦基本面穩健、獲利預期合理的成長型企業。
固定收益配置:可留意利率曲線中段的中期債券,特別是具吸引力的美國市政債券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