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12-19 17:32

MIC提資通訊產業十大趨勢 AI終端加速滲透

2024-12-19 17:30:0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今(19)日舉行《2025資通訊產業趨勢前瞻暨川普2.0對臺資通訊影響解析》,發布2025年資通訊產業趨勢預測;整體而言,AI將方方面面的影響產業由上至下的發展。地緣政治因素將驅動各國競相發展AI主權,並加速電動車供應鏈分化成美系及非美系;AI科技的快速演進將驅動人機協作邁向高度自動化,而AI Agent的演進即將大幅降低一般人的創新門檻。

MIC指出,2025年AI PC與AI手機將加速滲透,隨著AI走向邊緣,AI晶片將更多樣化,驅動半導體技術的變革與進步;另外,電信營運商企圖藉由邊緣AI運算,跳脫既有營收困境。

MIC並提出資通訊產業十大趨勢,趨勢一是各國積極發展主權AI,臺灣可提供建置AI算力的整套解決方案。2025年各國政府將更積極發展主權AI,歐盟、日本、東南亞等地區或國家競相打造本土AI算力,透過政策補助或直接建置AI資料中心的方式,吸引廠商建置AI基礎設施,將衍生新興客戶與催生新興商業模式。MIC副所長楊中傑表示,臺灣產業供應鏈扮演提供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關鍵角色,透過長時間在AI硬體的耕耘,可提供客戶建置AI算力的整套解決方案,透過零組件、AI伺服器製造、整機櫃與液冷散熱等優勢,協助各國打造本土AI運算力。

趨勢二,地緣政治升溫,電動車供應鏈分化美系與非美系。2024年美國、土耳其、歐盟、加拿大等國陸續以加徵、調高關稅方式,限制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預期2025年地緣議題持續壟罩電動車,車廠供應鏈將區分為美系與非美系。

MIC分析臺灣業者有三大因應,首先是越貼近系統整合端者,會伴隨車廠的生產據點、所在國家進行移動;二,未貼近系統整合端,如初階材料加工、零組件的角色,將朝運輸成本在可接受範圍內進行轉移;三,基於新興市場成長潛力、優惠政策而進行移動,如東南亞國家。除此,我國業者可留意中國車廠出海時,當關鍵零組件需要非中選擇,或歐美車廠正在建立非中供應鏈等相關商機。

趨勢三,先進模型持續投資與發展 研發自動化創造新一波知識爆炸。國際大廠在先進模型領域加大投入,將帶來模型創新與知識發展的大規模提升。MIC表示,先進模型將快速提升人類在研究流程的自動化能力,國際大廠將持續投資,發展更具備思考與規劃能力的先進模型。隨著在學術與實用上進一步落實,先進模型將與不同領域的知識組合,人類與AI模型的合作將探詢更多領域新知識,進入新一波知識爆炸時代,帶動各國AI基礎建設需求、模型治理議題。

趨勢四,開發流程與AI Agent結合,推動全民創新時代。楊中傑表示,AI Agent將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工具,其技術的演進已改寫傳統開發模式,透過其動態學習能力與智慧化能力,將可降低全民程式開發與創新的門檻,為金融、零售、醫療與製造等領域帶來深遠的革命性影響,並促進多領域的技術融合與跨界合作。AI Agent自動化的普及將使得架構師角色更重要,架構師需要具備全局視野,協調多種工具與平台,確保自動化流程的穩定性與創新性。

趨勢五,AI應用走向邊緣,異質整合結合先進封裝扮演要角。2025年AI應用將持續從雲端走向邊緣,其中半導體技術的演進至關重要。為滿足各類邊緣端應用的多元需求,異質整合結合先進封裝技術成為應對挑戰的關鍵技術。先進封裝技術可進一步強化異質整合優勢,垂直堆疊的元件能以更短的傳輸距離傳送訊號,減少功耗並提升運算效率,而系統級封裝有效整合了多模組需求,大幅提升設計靈活性,滿足不同場景應用。

楊中傑指出,AI應用走向邊緣將推動電子設計與製造技術的升級,加速從晶片架構到製造生態的革新,隨著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技術不斷進步,將成為AI落地多樣化應用場景的關鍵。此外,隨著邊緣設備對體積、重量與散熱性能的要求持續突破,AI設備的穩定性與壽命需求也隨之提升,預期製造流程將變得更嚴格,新材料與製造技術的應用也將成為產業應對散熱與功耗挑戰的核心。

趨勢六,2025年AI PC滲透率達15%,AI手機滲透率達31%。首先針對AI PC,預期處理器中NPU算力達40 TOPS的AI PC滲透率將從2024年1.3%成長至2025年15%,主要來自處理器廠商的擴大市場策略,系統品牌廠將陸續推出多元價格帶產品,使得AI PC走向高低價格共存,同時,Win10停止服務將驅動換機潮,加上AI應用逐漸擴大導入,AI PC商用市場將先行發酵。

針對AI手機,預期AI手機滲透率將從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1%,先前Samsung、Apple等大廠陸續推出具備GAI功能的AI手機,然仍以旗艦型、高階機種為主。若Qualcomm推出瞄準中階市場的處理器晶片,且預期Apple將在2025年下放AI功能至中階手機iPhone SE4,有機會帶動其他品牌業者跟進,加速中階手機加入AI功能,有利於AI手機滲透率提升。

趨勢七,AI結合RAN大勢所趨,助力電信營運商節流與開源。2025年AI將與RAN結合,將為電信業帶來新的開源與節流方式。首先為節流,AI將持續優化RAN系統效能,如提升頻譜資源效率、提高整體網絡吞吐量;針對開源,電信商將RAN端搭載的AI算力分配部分作為第三方企業推動智慧應用所需的AI運算平台,將有機會使電信商突破既有ARPU困境,從企業客戶市場斬獲營收。

趨勢八,大型業者加速導入深度節能,驅動綠色金融商機。依臺灣現行政策規劃,2024年節能改善對象優先聚焦公營事業,已有超過350處場域帶頭示範,預期2025年將擴散至2,500家以上民營企業,驅動能源管理服務產業(ESCO)商機。MIC表示,隨著政策引導,有機會出現「集團式」節能專案,透過擴大節能專案的經濟規模,促進ESCO產業發展。此新興模式將擴大吸引民間資金投入,刺激節能保險商品需求,不僅擴大ESCO籌資能力與服務量能,更可開創綠色金融新商機,打造產業能源管理生態系。

趨勢九,生成式AI(GAI)引爆數位雙生與模擬生成熱潮,開創多元應用新局。GAI深刻影響數位雙生與模擬生成的技術演進,驅動2025年多元虛擬應用的蓬勃發展。資策會MIC表示,隨著深度融合GAI,數位雙生與模擬生成的部署不僅能降低開發與操作門檻,還可提升內容創造的效率與表現力,長期來看,將推動製造、遊戲、媒體、教育、健康、零售、文旅等領域的虛擬應用邁向規模化與高精度,催生更多具創新性的虛擬應用。

趨勢十,將有更多GAI公共服務邁向商用,社會信任成落地關鍵。2024年全球已有許多GAI技術與政府公共服務結合的案例,預期2025年將在數據總量與品質更為完善,加上AI技術發展更成熟,將有更多國家的城市導入解決方案,應用在智慧治理、災防與交通等領域,推動更多服務從小範圍試驗走向實際商用。楊中傑提醒,社會信任是這些智慧化服務落地的基礎,因此臺灣廠商與政府皆需留意在資料處理、運用的風險治理議題,政府也需要擬定更完善的規範、治理體系與問責評估制度。

除了提出資通訊產業十大趨勢,MIC提醒,2025年個人、企業與政府都將面臨更多元與複雜的AI風險,數位信任挑戰將更深刻的影響資通訊產業發展。楊中傑表示,隨著AI技術導入各行各業,各國政府與企業已愈加重視對AI的治理與監管,預期將加速數位信任從框架與指引走向具體實踐,同時也針對數位信任生態系的不同構面,進行多面向的策略性投資,包含建構數位信任的底層技術與關係、制定數位信任的治理規範、利害關係人的互動協作等三大構面,預期將衍生出新興服務需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