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 05:30
以科國際董事長黃齊元(左)與ECO WAVE POWER執行長Inna Braverman(右)簽署採購合約。(記者林菁樺攝)
以科國際與以色列ECO WAVE POWER簽署採購合約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首個海洋能示範案場預計明年完成。以科國際與以色列ECO WAVE POWER簽署採購合約,以科國際董事長黃齊元表示,四周環海的台灣適合發展海洋能發電,已針對台灣東、西部、離島等八十三個地點進行評估,目前一○○KW波浪能示範電廠送審中,五年內目標拚到二十MW,長期目標是四○○MW。
5年內目標拚到20MW
以科國際是船舶設備商聯達行子公司,黃齊元表示,台灣的新能源除了氫能、地熱外,也適合發展海洋能發電;他過去就與以色列有生意往來,因而找上那斯達克上市、擁有岸際型波浪能國際專利技術的ECO WAVE POWER合作。
黃齊元指出,以科國際在台灣東、西岸均有評估,一○○KW的示範電廠力拚明年完成,目前與能源署、港務公司、漁業署等單位持續溝通,待拿到籌設許可後預計三到六個月可完成。
黃齊元透露,官方盼能盡快有示範案場,以科國際目標是五年內裝置容量累計達到二十MW,長遠目標是四○○MW,若示範電廠計畫順利,可同步推動商業化電廠。
國內海洋能躉購費率每度約七.三二元,ECO WAVE POWER執行長Braverman表示,台灣海洋能躉購費率算是相當高,且政策也訂出超過七GW的藍圖,盼以台灣為起點,擴張到亞洲其他國家;黃齊元也說,除了向以色列採購設備外,鋼構等會在地生產,五十%可國產化。
以科國際副總謝宗丞表示,海洋能有潮汐、波浪等發電,型態相當多元,以科國際推動近岸型(岸際型),施工相對容易,而台灣東部因先天地理條件有浪高、頻率高優勢,比西部更具潛能;以科國際完成台灣含離島約八十三個潛力地點評估,初步評估國內波浪發電潛力約有六○○MW。
小檔案》海洋能很多種 僅潮汐進入商轉
海洋能包括溫差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潮流能等。目前國際上僅有潮汐發電進入商業運轉階段,其他還在原型發展、現場機組性能測試階段。
台灣、以色列合作的海洋能發電是「岸際型波浪能」,岸際型的成本相對較低、較易維護。(記者林菁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