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24-06-14 05:42

新聞分析/這波房市熱 新青安貸款惹的禍?

2024-06-14 03:23聯合報/記者應翠梅

新青安政策,缺乏完整配套措施,成炒房的元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一次,中央銀行還是給了市場surprise(意外)。

央行總裁楊金龍上周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語帶玄機地說,「時常suprise也不好」,外界解讀暗示央行第二季不會再升息。結果央行昨天沒宣布升息,卻採取更強的貨幣緊縮手段-調升存款準備率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同時,祭出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調降自然人在特定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六成。


同時調升存準率及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這在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史上較為少見。由此可以反映房市過熱,部分地區更出現排隊搶買房的怪現象,讓央行不得不出重手,而央行的決策措施有沒有對症下藥呢?不能說沒有,但是效果有待觀察。

追根究柢,造成這波房市熱潮有兩項外在因素環境,一個是通膨的壓力,加深民眾買房保值心理;其次,去年八月推出的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協助無屋族的立意良善,未料卻引爆「假性剛性需求者」進場,這恐怕是當初始料未及的局面。


央行認為整體通膨壓力還不大,這次並未升息,但為何在物價回降之際,央行未調升貼放利率,卻調升了存準率?完全就是鎖定在打炒房,央行要透過緊縮市場的資金「量」,搭配選擇性信用管制,以讓銀行減少房貸量。

至於這波房市狂熱是不是新青安貸款惹的禍?去年推出的新青安,帶動這波買房族群裡的剛性需求,其中卻也有炒作的成分。包括沒有實質需求,或自身財力不足以買房,在其引誘下提前買房,這種人的心態不是自住,而是想等到房價上漲之後賣出獲利。另一種情況更可怕,投機客利用人頭申辦新青安,根本是炒房客的變種手法。

正因為房市朝不正常的方向發展,相關部會開始警覺。內政部日前表示,未來央行如果宣布升息,將建議不宜再加碼補貼利息。財政部也透過要求八大行庫嚴加把關,斬斷投機客金流,希望能壓制失控的房市。

央行進一步透過量的管控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限縮房貸成數,或許可以對目前過熱的房市發揮一點作用。但由新青安擴散出去的銀行授信競爭,讓房貸條件大為寬鬆,包括寬限期從過去三年拉長到五年,貸款期限拉長到四十年,貸款成數也拉高到八成,造就了這波房市狂熱。

而從央行昨天出重手打炒房,也凸顯政府施政矛盾的荒謬,可謂毫無一致性的打地鼠式施政。當初為了平抑高房價的民怨,政府祭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房地合一稅二點○等打炒房措施,但去年為了大選就推出新青安方案,加上台股上漲帶來資金效應,使房市愈打愈熱,豈不是前功盡棄?

其中當初被政府包裝成「德政」的新青安如今更被外界視為「炒房元凶」,相關部會才趕緊回過頭來祭出一連串政策工具,試圖為房市降溫。

試問,當年喊得震天價響的健全房市方案落實了什麼?若不能通盤檢討問題,各部只各自忙著補破網恐怕無濟於事,一旦房市泡沫化引發金融系統性危機,倒楣的還是老百姓。

不動產相關貸款升溫 製表/林海

房市熱部會因應措施 製表/朱漢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