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4-05-30 06:59

台灣食物過敏調查出爐 有殼海鮮居冠 2類食物過敏存在終身反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年5月29日 週三 下午7:16


台灣食物過敏發生率逐年升高,根據最新調查結果,「有殼海鮮」是造成台灣人食物過敏的最大過敏源,「花生」則是國小學童過敏第2、國中學生、成人的第3位。醫師指出,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比較會存在終身過敏反應,僅約5分之1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出爐,根據研究統計,台灣食物過敏發生率逐年升高,國人4到18歲的食物過敏盛行率分別由2004年的7.7%上升到10.4%;19歲以上的食物過敏盛行率則從6.4%上升到12.5%。

圖/食藥署提供。
其中,國小學童過敏排行榜依序為:有殼海鮮、花生、雞蛋、水果、牛奶;國中學生依序是:有殼海鮮、魚、花生、雞蛋、牛奶;成人則依據為:有殼海鮮、魚、花生、水果、牛奶。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蘇冠文表示,牛奶與雞蛋的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降低,有2分之1的過敏者在5至7歲後會產生耐受性,食用後產生過敏症狀的機會減少;但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5分之1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圖/食藥署提供。
蘇冠文指出,食物過敏的症狀通常發生在進食1小時內,發生的部位以皮膚症狀表現為最常見,呼吸道症狀其次,心血管的症狀相對少見但也最為嚴重,可能有致命風險。
其中食物過敏的皮膚症狀包括:急性蕁麻疹、濕疹,或是血管性水腫;呼吸道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喉嚨不適、氣喘,嚴重可能出現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等;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肚子痛、口腔搔癢感、口腔黏膜水腫等;心血管症狀:心律不整、低血壓、昏厥。

圖/食藥署提供。
蘇冠文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過敏不但有增加的狀況,且年齡越小者對花生、堅果過敏的人數還越來越多,且過去花生、堅果過敏,多發生於出生在國外出生、長大的小孩,但近年發現,本土出生的小孩也有增加趨勢,為何全球的過敏人口都在增加?目前全球都在研究,但究竟是哪個環境因素導致食物過敏增加,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答案,但普遍認為環境改變應是一大因素。

至於有些準媽媽為了怕孩子成為過敏兒,懷孕期間會避開吃可能會誘發過敏的食物,不過蘇冠文表示,各國皆建議除非嬰幼兒在被哺餵母乳的期間出現過敏症狀,否則媽媽不需要額外避開任何過敏原,則為均衡飲食反而會讓母奶營養不足,媽媽僅需要避開自己會過敏的食物,避免自己出現過敏症狀即可。

蘇冠文提醒民眾,若是已確認對特定食物過敏者,要避免食用過敏食物,每次購買食品前詳細閱讀食品過敏原標示,若不小心食用到而產生過敏反應時,如果是輕微過敏症狀可以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但如果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如腸胃道、呼吸道或是心血管方面的症狀出現,則需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藥物治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