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呱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24-05-19 17:38

養不起、拒生難解 專家揭「高房價弱化」可能性

養不起、拒生難解 專家揭「高房價弱化」可能性
 2024/05/17 15:37 好房網

「生不如死」慘況愈來愈嚴重!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出爐,4月份出生人數持續低於死亡人數,嬰兒出生數1萬人、死亡數1.6萬人,死亡比出生多了5901人,且已連續達40個月維持這種情形。很多人不解,傳統觀念大家都會拚「龍年」生子,從以往數據觀察,過去幾年的龍年新生兒數,自1988年開始,有34.2萬名新生兒,且逐年增加,不過現在卻少得可憐,年輕人似乎對「生龍寶寶」不感興趣,生肖已不是一大誘因,反倒「養不起、不想生」的觀念成了最大阻力。
 
進一步觀察全國生死人數,在自然增加方面,今年4月僅有向來催生有成的桃園市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其餘縣市則是全盤皆墨;社會增加方面,以六都來說,與前一個月相同,僅台北市的遷入人數低於遷出人數,呈現「入不敷出」,其餘五都仍呈遷入多過於遷出;不僅少子化問題棘手,高齡化更是目前面臨的考驗,面對人口結構劇變,高房價會不會因此弱化?仍是多數人最為關切的問題。
 

★【理財達人秀】外資押寶520 下週有新高? 政策股判強弱 太陽能漲真?★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高房價確實直接影響民眾生養小孩的意願與能力,也因為高房價,成為年輕人不敢生養孩子的原因之一。但即便是這樣的狀況,高房價仍是很難改變的事實,且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符合大眾期待。不過他提醒,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對房價的影響只限於特定區域,推案量大、規模大的重劃區,因機能純熟需要更多的磨合期,所以降價才可能明顯,尤其學生套房首當其衝,很多學校已陸續出現招生不足或是早列入教育部私校退場名單的窘況,因此投資此產品的人如果設法脫手,就會讓想買房的人有更多議價空間。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出生率下滑在開發中、已開發國家實屬尋常,高房價只是其一的負擔考量,至於相關生活經濟補貼、社會住宅優惠,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有施行,但房價走高難回頭,台灣又非完善的福利國家,不易完全達到養得起也住得起的地步,且個人主義與資源分配不均,也造成民眾在孕育下一代有所卻步,如今並非高勞力密集、人際連帶性較強的社會,少子化皆為趨勢使然。
 
延燒下去的人口紅利消散,進而影響房價,以房市來說,陳炳辰認為,蛋白區會是率先反映地帶,如今也確實有數據探討人口移出較多的鄉鎮,房價偏低,房市亦沒有發展性,但蛋黃區則反之,人口出於就業機會、居住便利性、房價資產發展性,而有不均衡的聚集,又常見房產拿來做投資使用,還不乏持有多戶不一定完全利用,如空置不租只待轉手獲利,要因人口紅利弱化房市,除非有相當劇烈的環境變動,或是房價先行出於其他因素崩盤,否則短期難見。
 
(封面示意圖/好房網提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