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c 發達集團專員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24-05-16 12:08

賣不動?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 歐洲港口變相成大型停車場

賣不動?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 歐洲港口變相成大型停車場
service@sunmedia.tw (商傳媒 SUN MEDIA)
2024年5月15日 週三 下午6:00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繼美國總統拜登週二(14日)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課徵100%關稅後,歐盟回應指出,「對於中國產能過剩和不公平貿易行為,歐盟和美國同樣感到擔憂」。
事實上,歐盟早已頻繁對中國生產過剩情形表達強烈關切。早在去年10月,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即宣布對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電池電動車(BEV)展開反補貼(anti-subsidy)調查,試圖釐清中國供應鏈是否受益於「違反」歐盟及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政府補貼。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在上週(6日)當面向到訪法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有關貿易失衡及生產過剩等政策問題。
相對美國這塊大餅,中國電動車主要鎖定歐洲及亞洲市場銷售,但由於歐洲市場銷售疲軟等因素,導致目前出現大量中國電動車,堆放在歐洲港口的奇異景象。
歐洲汽車業高層對此表示,一些中國品牌電動車已在歐洲港口停放長達18個月,促使一些港口要求進口商提供後續會繼續運輸的證明。這也是4個月以來,歐洲汽車銷量第二度出現下滑情況,這個趨勢正促使一些傳統車商重新考慮,何時該逐步淘汰內燃油車,甚至有些車商對電動車銷售目標已趨向保守。
針對白宮宣布對中國電動車祭出100%關稅,有專家認為,這是象徵性的手段,因為中國每年生產大約3千萬輛電動車,但在美國銷量僅2200萬至2300萬輛。值得留意的是,為了防堵中國電動車「洗產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指出,如果中國電動車生產商藉由墨西哥設廠避稅,將會對此採取行動。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強調,「美國政府已注意到,中國的工業、國有企業正在第三國購買土地、建立設施,並尋找其他進入美國市場的方式。美國官方將採取所有工具,看看是否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