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0-12 06:31

救命丹在歐盟各國手中 歐洲央行救市無用?

救命丹在歐盟各國手中 歐洲央行救市無用?
2008/10/12 00:11 鉅亨網
【鉅亨網黃欣.外電報導】 為了穩定幾近狂亂的金融市場、扭轉衰退情況,歐 洲央行 (ECB)在 8日加入降息行列,與美國、中國、英 國、加拿大、瑞典、瑞士等其他 6國共同宣布降息。然 而經濟學家卻認為, ECB對歐洲金融危機所能做的有限。
ECB 基準利率降至 3.75%,是 5年來首次。而這次 降息的狀況,與2001年 9月17日的 911恐怖攻擊後的降 息有些許相似。
雖然央行們聯手合作,但歐洲各國政府卻在稍早達 成自掃門前雪的協議,泛歐救援方案難產,而決定各自 處理各國內的金融問題。這使投資人信心動搖,也強調 了歐洲金融結構中的一大隱憂。
在歐洲銀行間信心愈來愈不足,同業拆借利率飆高 之下, ECB向貨幣市場注資,努力維持市場的流動性。 而經濟學家認為, ECB已經有效地替代了銀行用以維持 流動性的隔夜與短期貨幣市場。
ECB 提供數百億歐元的資金供銀行使用,而銀行也 寧可把多餘資金放在 ECB那裡,而非借給同業。歐洲銀 行間的信心極為薄弱,歐洲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在 7日來 到5.377%,是自1994年以來最高。
德國 《Der Spiegel》報導,技術上而言 ECB可以 無限期地支撐貨幣市場,也可以持續大幅降息,如果它 願意。但這是否能阻止金融市場出現更大的危機?投資 人信心普遍低落,導致股價大幅重挫,而這些問題銀行 又需要用納稅人的錢來挽救。
至於納稅人的錢在哪裡?並不在 ECB手中,而在歐 洲各國手上。
自1999年 ECB成立以來,就一直警告,歐洲各國央 行的各自為政會有潛在的問題。因為獨立的 ECB雖能為 3.2億歐盟公民指揮貨幣的供應狀況,卻無法動用各國 納稅人的錢,而這筆資金,正是歐洲金融市場的救命丹。
因此,若要解決金融危機,歐洲的準備自然不若美 國來得充分。美國在 3日終於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紓困 方案,而歐洲通過的卻是「各救各市」的協議。
銀行ABN Amro資深歐洲經濟分析師 Dario Perkins 說,回顧歐洲歷史,每當面對金融危機時,歐洲各國總 是抱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因而根本難以達成共識。
經濟諮詢公司Oxford Economics國際總體經濟展望 主管 Scott Livermore也說,歐洲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緊急計畫。如果歐洲發生了跟美國一樣嚴重的危機,根 本就難以應變。或許有些歐洲人並不很認同美國所採行 的紓困計畫,但至少他們有計畫,也有行動。
4 日周末,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首長雖召開 了一個高峰會,但會後並未對共同的救市計畫達成協議。
接著德國總理 Angela Merkel接著宣布將德國存款 保障提高到無上限。這不但使市場陷入困惑,也使歐盟 其他國家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若不跟進,國內銀行就會 失去競爭力。
7 日,歐盟各國財長又發布了一項聲明,表示歐盟 各國政府不會允許「與系統性相關」的金融機構倒閉。 但經濟學家指出,宣布這種存保政策用詞應該非常明確 ,而不該使用模糊的語言,這只會讓市場更加疑惑。
近期以來,英國金融股慘遭下殺,而英國政府已在 8日宣布對大型零售銀行注資 500億英鎊(約872億美元) ,開始執行自身的救市計畫。
Bank of America 歐洲區首席經濟師Holger Schmieding 說,歐洲終會找出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但這需要時間。「我會說,歐洲要走出這場危機會比美 國來得困難。雖然時間會花比較久,但情況會導往正確的方向。最後各國所採行的救援措施也不會相差太多。」
他並認為,其實歐洲並不需要什麼泛歐救援方案, 反正也不可能達成。「每個國家稅制不同,對各國國會 來說也是最重要的方案。這使設立歐洲基金成為一件非 常困難的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