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子 放長假2轉待命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25 23:06

劉金標:簽ECFA 自行車業與民眾雙贏

雙英辯論再掀ECFA討論熱,曾參與經濟部廣告拍攝的巨大 (9921) 董事長劉金標表示,自行車業兩岸分工已成形,簽ECFA後,未來業者與台灣消費者將產生雙贏結果。
劉金標指出,去年12月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已經通過決議,建議政府把自行車產業列入早收清單之內,盼兩岸儘快簽署兩岸經濟協議 (ECFA)。
為什麼會提出這樣建言?劉金標表示,台灣自行車產業在經過多年轉型發展後,已經明確出現兩岸分工態勢。
以自行車單價為例,去年大陸出口的價格連台灣的六分之一都不到,可以顯現台灣自行車競爭能力有多強。
換句話說,就像巨大在大陸廠生產的多是低價、代步用車種,他說,在台灣低價車種根本沒有什麼人在生產,不需要擔心ECFA造成台灣勞工失業問題。
劉金標也不擔心大陸低價車種進口到台灣來搶市場,同樣如兩岸分工的道理。
他指出,目前台灣一年銷售的100萬台自行車裡面,本來就有3、4成是從中國大陸進口,如巨大旗下品牌捷安特萬元以下車種,都是大陸廠製造,台灣的進口關稅則約5%到8%,要是未來沒有關稅,剛好可以嘉惠消費者,需要低價代步、交通車的民眾可以買到更便宜產品,何樂而不為?
尤其,放眼大陸潛力龐大市場,縱使現在高階車種使用人數還不多,但可以預期大陸經濟成長快速、高消費人口將呈現倍數增長,台灣生產的高級自行車,將有多麼龐大的商機。
他舉例,現在中國自行車市場一年大約3000萬台,一年市場規模,就算高價車種只有20%,也有600萬台,若只有10%,也有300萬台,而台灣市場,就算在先前自行車最夯時候,一年也不過100萬台。
劉金標說,大陸高價自行車市場未來將有驚人成長,台灣業者不趕快打進去,韓國業者也虎視眈眈。所以,業者盼望兩岸儘快簽署ECFA,對台灣業者有利,對台灣民眾也有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