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2-12-08 06:44

你知道老人家最常在哪裡跌倒?

范范爸爸跌倒送醫不治.你知道老人家最常在哪裡跌倒?做什麼事最容易跌倒?一起來排除意外因素
編輯整理:Grace Mai 資料來源 :國民健康署 圖:范瑋琪臉書 的故事 • 星期二
1


昨日傳出悲傷消息,范范(范瑋琪)的爸爸因失足跌倒,傷及頭部,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享壽75歲。范范爸這幾年受帕金森氏病症所苦,身體每況愈下。其實范范一個多月前舉辦演唱會的首日,才經歷奶奶因病過世的傷痛,卻又在昨天送走爸爸,打擊可以想見。
經紀公司表示,范瑋琪和黑人(陳建州)現階段先以處理范爸爸後事為優先,請大家多留點空間給他們。事發突然,一定讓他們難以接受。其實范范過去曾因跌到受傷,也曾經在臉書放了媽媽跌倒,臉部受傷的照片,當年受訪時更提到爸爸今年也因為遛狗跌倒三次。
其實在家中跌倒受傷,甚至因此亡故的事件頻傳,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面對長輩年老,年輕人在建立自己的家庭與忙於工作同時,無法貼身照顧,往往擔心卻無能為力。以下幾點建議,提供大家思考:

老人跌倒的比例驚人
國民健康署過去的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 (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
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有些長輩因有跌倒經驗而害怕再跌倒,因此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又更增加跌倒危險。


跌倒︱老人︱意外︱失足︱受傷︱死亡© 由 媽媽寶寶 提供

老人最常跌倒的地方
住處內:家俱旁、浴室
住處外:路邊(包含人行道)、有高度或坡度的地面

最常見的前三項活動
騎車、上下床、農事

最常見的四個受傷部位
下肢、頭部、上肢及髖骨

做什麼事的時候最容易跌倒
室內走動最多占22.3%,其次是大小便12.2%及洗澡10.2%
針對跌傷的地點及原因,健康署提出防跌三部曲,整理如下:

防跌首部曲:規律運動.遵循醫囑用藥
1.規律運動,定期進行加強下肢肌力、身體柔軟度和平衡的運動。
2.遵循醫囑,規律服藥,妥適控制慢性疾病。
3.服用多種藥物者,若出現頭暈、肌力減弱、步履不穩等狀況,需要與醫師討論以降低跌倒風險。

防跌二部曲:居家環境照明與防滑
居家照明
居家活動範圍內保持適當的亮度(如設置床邊小燈,至廁所通道設夜間壁燈,並備妥緊急備用照明)
小細節提醒:要注意電燈開關處的識別亮度

平常行徑路線
清除動線上障礙物(雜物、家具、電線等)
保持動線淨空
在家具的尖銳處加上防撞條或泡綿

居家地板
地面維持乾燥,避免潮濕與光滑
長者臥室可採用木質地板,或鋪設防跌軟墊

浴廁
浴室設置的止滑墊要鋪滿整個浴室
在馬桶及浴缸旁加裝扶手
門檻前要設止滑的腳踏墊,以吸收水滴
降低地面與門檻的落差
小細節提醒:可在浴室內擺放不積水且防滑的椅子,讓長輩隨時使用

樓梯
裝欄杆及防滑扶手
樓梯坡度要適中
階梯面要寬闊,階梯的高度不能太高(階梯面與階高面的顏色應呈對比)
階緣設置止滑條


跌倒︱老人︱意外︱失足︱受傷︱死亡© 由 媽媽寶寶 提供

防跌三部曲:行動須知
  • 下床或起身動作要緩慢,先在床邊稍坐片刻,以防發生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
  • 寒冷或陰雨天氣儘量避免外出,外出時注意穿著保暖衣物及防滑鞋、攜帶雨具、手杖、手電筒等。清晨或夜晚光線不足時,可在衣物外貼上反光標誌。
  • 慢性病人應備妥隨身藥物才出門,以免錯失服藥時間,導致急性發作。
  • 上、下車前要先確認車子已停妥,開車門前要注意來車;過馬路時,要注意燈號秒差,留些餘裕的時間,公車靠站時,亦不可倉促逼近、追趕。
  • 郊外旅遊要有家人或同伴隨行,注意踏青路線地形、天氣變化,善用手杖或登山杖。
  • 行走時要避開積水處、窪地、陡坡、雜草叢及碎石處;同時要衡量自已的體力,並預估往返所需時間,若開始覺得身體有些疲累時,即應折返。
呼籲長者與家人一定要共同小心,徹底了解跌倒的可能原因,從注意生活小細節做起。
有些遺憾是可以避免的,溫馨提醒並祝福大家。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