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輪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30 20:16

經部:兩岸非正式協商 讓正式協商No surprise

下週兩岸就要針對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展開第四次非正式協商,國貿局長黃志鵬將率領談判團隊和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長唐煒會面,雙方協商內容將觸及 ECFA 條文、早收清單,雙方預定 11 月 2 日在北京展開協商,預定 3、4 日交換意見,黃志鵬 11 月 5 日返國。
經濟部下午由新任常務次長梁國新、黃志鵬、工業局長杜紫軍等人出面說明,外界針對 ECFA 批評,黃志鵬表示,兩岸領導人針對兩岸經貿要合作才能互利是定了,相互都有認知,「我們也很樂見。」
黃志鵬說,兩岸經貿從談判對抗到善意合作,對亞太地區有正面作用,現在政府針對非正式協商,都是在 ECFA 共同研究、個別研究架構下,表達各自立場交換意見,將雙方差異拉近,為正式協商作準備,讓正式協商「 No surprise」。
杜紫軍表示,各國透過談判爭取最大利益,外界現階段的批評都是依照農業不再進一步開放,工業全面自由化的假設,是沒有經過兩岸談判得到的數據,兩岸未來透過談判,排除市場障礙,提高利益,降低衝擊。
杜紫軍還以汽車業為例,他表示,外界認為,兩岸簽署 ECFA 之後,會對汽車業有正面影響,可望爭取列入早收清單,其實是汽車業願意結合,提供配合條件,可以增加數量,雙邊各自生產車型,兩岸都可互利,帶動一整串產業產量增加,這就是透過溝通、談判,反而是獲利。
至於媒體提到的毛巾、寢具、製鞋等弱勢、內需產業,在 ECFA 簽署之後,會造成產業衝擊,杜紫軍強調,目前都已經開放,並不會在 ECFA 簽署之後,出現立即性的改變。
媒體質疑,國際間洽談經濟合作協議,通常耗時數年,台灣卻要趕在明年春天前簽署,是否會因此有所疏漏?
黃志鵬表示,國際間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和早收清單通常一年內會完成,台灣的進度並沒有太趕。經濟合作協議的條文和免稅項目要等架構開始之後,才會正式進行,如果要等全部項目生效,也需費時 6-7 年。
黃志鵬強調,並不是只有東協加三或加一,對台灣的經濟有衝擊,所有的 FTA (自由貿易協定) 都會對台灣廠商造成衝擊,過去台灣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在國際很困難、痛苦,現在政府努力排除市場障礙,現在兩岸氣氛和緩,推動 ECFA,才能繼續往前走。
黃志鵬說,對外貿易除提升產業技術,加強行銷模式外,排除市場障礙也很重要,各國互相簽署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一旦陸續生效,對台灣而言,國際競爭條件和競爭危機都會擴大,因此台灣要推動和他國洽簽 FTA 和 ECFA。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