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lin_lion 發達公司顧問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10-26 12:21

睡覺盜汗多因陰虛、貧血、憂思傷心神

睡覺盜汗多因陰虛、貧血、憂思傷心神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0/26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突然流很多汗,但皮膚摸起來卻感覺冷冷的,小心這就是盜汗現象!新竹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鄭阿乾表示,所謂盜汗,指的是睡覺時出汗,但醒來後就停止,從中醫角度來看,起因多是陰虛或貧血所造成,這類患者常伴有失眠、血壓偏低、手心熱、口乾舌燥等現象,治宜滋陰降火,按摩少府穴、陰陵泉穴也有幫助。
鄭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汗是人體津液所化生,容易盜汗者多因情緒過度憂思驚恐以致於傷到心神,此時宜養心、固脾安神,加上少府、陰陵泉等穴位的按摩,可望達到治療的效果。
少府穴屬心經,位在第四、第五掌骨間,為精氣所聚之處,能凝神志、調心氣,對改善心悸、盜汗、心神不寧等症狀有助益,按摩時只要用大拇指指尖按壓即可,可能產生痠脹感,建議早晚各一次,每次兩分鐘。
陰陵泉穴屬脾經,位在足脛骨內側膝眼下緣凹陷處,為脾經聚集的要穴,能清脾理熱,化濕通暢,因此具有止盜汗、通小便、消水腫等作用,按摩時,需正坐,然後將一隻腳抬到另一隻腳上,用大拇指直接按壓穴位,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鐘左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