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5-19 16:06

打擊中國三重奏之一,美國會怎麼利用台積電?

 
當中美兩國大打貿易戰時,台灣的「護國神廠」台積電一直試圖保持科技中立,同時供貨給兩方,不捲入這場地緣政治的紛爭。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指出,由於COVID-19的疫情,讓中美兩國關係再次降到冰點,也更加強化美國要增加晶片自己能力的議題。華盛頓當局目前最要緊的是,如果中國可以向全世界最好的半導體公司買晶片,美國卻無法自製,對美國國家安全而言,是個巨大威脅。

美國因此做出兩大政策方向:限制中國採購以及厚實自己的晶片生產力,這也是台積電不能再隔岸觀火的主要原因。


台積電設廠美國將改變半導體產業的遊戲規則
在15日的電話會議上,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事務的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說:「此次台積電赴美投資120億美元設廠的交易,將改變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遊戲規則。」
他認為,台積電將供應鏈引入美國,意味者將高科技業帶回國內。這種晶圓廠,是促進整個半導體業上下游各種技術產業創建、繁榮的驅動力,有助於未來美國在技術保持領先地位;另外,整個台積電供應鏈可以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並在整個技術生態系中產生廣泛的漣漪,像是促進美國大學的尖端研究和開發等等。「群聚效應是半導體業獨有的特色,它可以強化整個產業生態系,矽谷之所以成為矽谷也是這個道理。」克拉奇說。

台積電是美「三連擊」中國的一部分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一事,對美國來說,背後有對中國「三連擊」的目的。其一是對華為的制裁再升級,美國商務部已公布最新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宣布只要出售美國技術或設計的晶片給華為,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許可。
而若台積電生產鏈在美國,便能防止華為逃避美國的出口管制,也能避免華為利用美國的技術,危及國家安全。克拉奇認為,華為利用美國電子設計軟體和製造設備的漏洞,生產自己的半導體,從中獲利,且中國政府要求華為與北京的情報機構合作,對國安有嚴重威脅。
《日本經濟新聞》根據多個消息來源報導,傳言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以回應美國限制供貨華為的新禁令,但台積電並未證實此消息。

其二是美國想打造5G的「乾淨通道」。根據克拉奇的說法,這表示未來進入或離開美國的5G數據,都只能透過可信任的設備傳輸。2019年底簽署的《國防授權法》(NDAA),關於5G的乾淨通道,就明訂禁止美國執行機構採購、取得獲續簽任何使用華為、中興通訊和其他中國供應商提供的設備、系統等等。

出口禁令和招攬台積電赴美,勢必會打擊到中國搶佔5G的領先地位。歐亞大陸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技術主管崔歐羅(Paul Triolo)告訴《Barron’s》,美國的種種措施「對華為和中國大陸的5G野心都是重大打擊」。Schulte Research的亞洲策略家兼分析師舒爾特(Paul Schulte)認為,這些措施雖就算沒有撼動中國大陸在5G的領先地位,仍會明顯減緩其技術創新。

其三,則是透過台積電,加強台美關係。美國負責國際安全與防擴散(Bureau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Nonproliferation)的助理國務卿福特(Chris Ford)在電話會議上直言,華為助長了中共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爲,例如,它為中共在新疆的集中營、和全國各地的監視系統提供技術支持,華為也將這些技術出口到其他專制政權。

克拉奇認為,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可以藉著台積電與美國的合作,彰顯民主價值的力量,與專制政體抗衡。

夾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的台積電,此次一腳踏進地緣政治深水區,也象徵著中美兩國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