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2-25 07:03

疫情重擊2月營收 餐飲、批發等恐蒸發711億

新冠肺炎疫情恐重擊我國餐飲、批發、零售等營業額,經濟部統計處昨天表示,預估餐飲業二月年減百分之十一至八,其中疫情影響占八點七個百分點,將減少六十一億元營業額,加上批發、零售業,總計二月可能因疫情蒸發七一一億元。不過,統計處認為,現在的情況應該不會和SARS時期一樣糟。
據經濟部統計,一月零售、餐飲營業額雙創歷年同月新高,餐飲業由於年節尾牙、春酒旺季,以及年菜外賣等因素,寫下整體年增百分之十七點五佳績。零售業適逢春節檔期採購和促銷,年增百分之二點五; 批發業由於年節備貨提前在前一個月發酵,加上工作日減少,年減百分之十二點六。
但展望二月,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說,針對業者電話調查後,有近八成餐飲業者表示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統計處預估二月餐飲業營業額年減百分之十一至八,其中疫情約影響八點七個百分點,損失約六十一億元營業額。
零售業則有六成業者表明二月受到疫情衝擊,預估年增百分之○至三,疫情因素約影響四點五個百分點、可能少了一百二十五億元營業額,主要影響到免稅店和百貨業者;批發業則有近五成業者二月受到影響,不過主要仍要觀察外貿情勢,預估年增百分之八至十一,疫情影響占八點一個百分點。
對照二○○三年SARS疫情時期,餐飲業營業額每個月都見黑,最高跌幅出現在病例暴增的該年五月,年減百分之十七點五一。不過,王淑娟認為,由於台灣這次防疫措施相較於鄰近國家較完善,民眾信心較佳,也還有外送和網購支撐,不像SARS時期出現「大恐慌」,因此應該也不會出現當年的「慘況」。
另外,在製造業方面,王淑娟表示,二月由於中美貿易戰協議持續進展,加上5G通訊、物聯網、AI等需求日增,台商回台趨勢延續,都有助於推升國內製造業產能;但是疫情帶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有三成業者表示將受影響,但幅度不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