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空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7-08 16:49

議員大人搞錯了 內湖塞車與容移關係不大

近日台北市議員批評,內湖長年塞車問題未解,主要是建商濫用容積移轉,花小錢買道路用地,把容積灌到內湖區蓋房子;據議員指出,2013至2014年,全北市11萬多平方公尺容積移轉,內湖區就接受逾2萬7千平方公尺,約占2成3,是內湖嚴重塞車的根源。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議員的論調不盡然正確,容積移轉只是代罪羔羊。
http://www.myhousing.com.tw/images/stories/News/1607/070610.jpg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分析,建商藉由容積移轉方式,低價購買公設或古蹟保留地容積,再將容積移轉到房價相對高的地方蓋房子來謀取利潤,這是長年來的現象。但容積移轉卻無法解釋內湖塞車的問題,因為比起內湖,過去數十年來灌更多容積移轉的應該是房價更高的台北市中心,而非內湖。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內湖嚴重塞車的時段,主要是上、下班巔峰時間;至於塞車的重點路段,則焦中於聯外道路,如堤頂大道等路段,尖峰時段塞上30分鐘至1小時都有可能;雖然內湖區域內道路也會塞車情況,但不如聯外道路塞得如此誇張。
若再進一步分析,內湖尖峰時段塞車屬於單向塞,上班時間進內湖方向塞、下班時間出內湖方向塞。這意謂著上班時間塞車,是大量工作人口從區域開車至內湖;而下班時間塞,是上班族要離開內湖至區外。
為什麼內湖上、下班時間道路如此擁擠?原因就在內湖科技園區龐大的就業人潮,目前內科就業人口已逾11萬人以上。有太多居住在內湖區外的工作人口,在上、下班時間必須透過各式交通工具來到、或離開內湖,才會導致聯外幹道嚴重壅塞。
因此,台北市交通局先前才會提出「內科公司上、下班時間錯開」的構想,希望藉此紓緩塞車情況,而非從容積移轉下手。因為容積移轉增加的居住人口數,其實與內湖聯外交通嚴重堵塞無關。
雖然如此,但讓議員確實點出一個問題核心,那就是目前「容積移轉無視區域的容受力」,這點值得鼓勵,更值得官方審慎思考。雖然現在內湖聯外交通尖峰時間嚴重壅塞與容積移轉無關;但容積移轉若是完全不作管控,那麼若內湖居住人口達到一定限度,區域內交通狀況勢必惡化、居住環境也變得更為擁擠,北市府應提早想出因應方案才是。
住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