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14 07:03
塑化族群 Q2業績看增
塑化族群 Q2業績看增
2016年03月14日 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油價走升、亞洲石化廠邁入密集歲修時點,增添塑化報價成本推升力道,相對下游庫存水位低檔,激勵回補庫存買盤浮現。廠商認為,大陸延續貨幣寬鬆政策,3月宣布調降存準率2碼,約釋出7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有助催化房地產等塑化內需氛圍。
分析師指出,低油價減緩大陸煤化工影響,加上塑化買盤對國際油價波動表現為「跟漲不跟跌」。除上游原料台塑化(6505)收益進補外,目前PVC、PE、EVA、SM及EG均有需求、利差拉抬放大題材,推估廠商第2季營收約可增長15~20%。
台塑(1303)表示,3~6月為亞洲石化密集歲修,粗估第2季牽動歲修年產約749萬噸,刺激乙烯價格每噸突破1,100美元。在成本推升及旺季需求烘托下,3月外銷報價喊漲20~30美元,PVC、PE及EVA外銷訂單也提前接滿。
無獨有偶,大陸PE裝置檢修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7月份,3月則有茂名石化檢修,加上3月地膜需求進入旺季,廠家開機迅速提升,下游需求得到提升;LLDPE及PP內銷出廠價全面上調100~300元人民幣,市場相對樂觀積極。
此外下游開工率大幅回暖,提振對PP需求。據統計大陸3月PP綜合開工率月增近10%。
3月日韓煉廠進入常規檢修季節,亞洲丙烯供應偏緊,而大陸烯烴裝置也將停車檢修,連帶促使3~5月PP裝置檢修或涉及年產能184萬噸,加上先前浙江興興、大唐多倫等等裝置臨時停車,市場供需呈階段性偏緊,提振市場買氣熱度。
農曆年後印度PVC買氣回籠,推升PVC、VCM價格走高,華夏(1305)營運加溫;搭配年初產能去瓶頸化,PVC、VCM產能增加約10%,目前悉數全產全銷,營運蓄勢衝刺。亞聚(1308)EVA廠有9成為發泡型EVA主應用鞋材,第2季為需求旺季,加上積極開拓東南亞新單,業績穩步墊高。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