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懂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10-29 06:42

摩台期今結算 影響力趨緩

今(29)日為摩台期結算,不過觀察到過去五個月摩台期貨未平倉口數大幅下滑,本月平均口數已經較先前高峰量縮3成以上,加上最近幾個結算日,行情變動也都不大,是否暗示著摩台期對台股的影響力開始遞減。
摩台期過往一直被視為外資避險的重要管道之一,然而過去幾個月外資在摩台期的籌碼卻越降越低。五月開始因為擔憂美國升息,資金開始大幅撤離亞洲市場,使得加權指數從五月開始走跌,且伴隨著資金的撤出,外資在摩台期市場的避險需求也跟著下降,摩台期未平倉由5月底的22萬口高峰,一路降至近期結算前僅剩14萬口上下,減幅高達36%。
無獨有偶的,幾個亞洲新興股市都出現同一現象,國際熱錢撤離股市後,相連結的期貨籌碼也跟著減少。像是恆生指數期貨未平倉口數自高檔13.3萬口下滑到9.5萬口,減幅為28%;印度指數期貨未平倉量,則是從45萬口降至30萬口,同樣也是3成左右的降幅。
對此,元大期貨分析師黃俊晏分析,由於5月開始大量的國際資金撤離亞州市場,導致台股、港股及印度股市等都出現大幅回檔修正,連帶期貨避險需求也跟著降低。因此摩台期未平倉量的走跌,應該與全球資金移轉關係較大。
群益期貨分析師林昌興則認為,最早外資只要在現貨市場買超台股就會漲,之後開始有了期貨,市場又開始關注台指期、摩台期,近年則有外資借券逐漸受到關注。照這個模式看下來,外資喜愛使用的管道是會改變的,一旦某個商品的動向被摸清楚後,就會去尋找其他的替代方案。
近期觀察到國際資金開始回流,股市也緩步走揚,不過各國的期貨未平倉卻仍維持在低檔,黃俊晏提到,通常期貨未平倉低檔都是指數偏低的位置,因此接下來股市應該還有推升的空間。(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