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n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17 09:38

開放P2P金融 曾銘宗:風險須自負

國內是否會開放P2P(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業務及設立純網路銀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6)日表示,這是「金融民主化」的象徵之一,但重點是台灣民眾是否足夠成熟,投資「風險自負」,就是在平台上借錢出去,賺比較高的利率,但賠了錢摸摸鼻子就認了,不要到處攔路告狀,那就可以開放。
至於純網銀開放,曾銘宗則首度表示恐出現「鯰魚效果」,對金融生態「產生很大的破壞」,直接衝擊國銀16萬員工的工作權,必須先給國內銀行及員工轉型的時間,不能隨意就開放。
《數位銀行》一書作者Chris Skinner來台表示,P2P是未來金融3.0發展的趨勢之一,雖現在P2P占所有歐洲授信的比重極低,但相信到2025年時,將可達1兆美元的規模。
他同時強調如非洲肯亞等國家,金融及基礎建設雖然不發達,但透過手機金融、網路銀行、小額轉帳(M-Pasa)等,讓人人都能創業及消費,也將讓未來沒有窮人。
曾銘宗表示,金融科技化的確會帶來金融民主化,主管機關絕對有掌握發展的趨勢,法規及科技技術等也都不是問題,重點是開放必須有步驟,他強調:「不能掌握趨勢就拚命推,造成大量失業、嚴重的後遺症。」
曾銘宗強調,他對P2P及純網銀的態度都是開放的,但金融監理必須掌握科技發展趨勢外,也要考慮對市場的衝擊,如純網銀一開放,對民眾來說只是多項服務、多樣選擇,但對台灣金融市場卻會造成「鯰魚效果」,即對金融生態產生重大衝擊,首先就是對39家國銀的分行、16萬從業人員的就業有重大影響。
至於P2P業務,就類似民間標會的科技版,曾銘宗分析,第一台灣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金融服務極普及;第二是台灣民眾現在跟銀行買賣金融商品,即便都簽了風險確認書,賠了還是到處告狀,近日就有民眾因出國忘了繳信用卡款,被聯徵中心註記,就打給金管會找曾銘宗告狀一、二小時。
曾銘宗表示,若金管會開放P2P,只是透過網路媒合,借錢的人是誰可能都不認識,民眾賺高利息之餘,若不小心賠錢,是否要叫政府或平台業者負責?同時平台業者只收少許費用,若還要像銀行一樣徵信或負責,恐怕此業務就不划算。(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