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23 09:02

主管享分紅,施振榮安撫基層

【時報-台北電】對部分輿論認為宏碁 (2353) 發限制型股票,有中高層主管「分豬肉」之嫌,該公司創辦人施振榮認為,「如果沒有上面的人,建構一個架構來共創價值,」那最後只有「喝湯、吃骨頭!」惟有待日後管理階層創造利潤,才能進而增加基層在「員工分紅」上的福利。
施振榮指出,利潤平衡的定義莫衷一是,「每個人認知都不一樣!」這當中除了會被抨擊分配對象的普遍性外,像一旦限制型股票的發行人數超過200人,外資將質疑此決策的有效性,「會認為你(公司)怎麼這樣發!」
由於現行法律規定,公司必須有獲利才得以分紅,「所以,」施振榮說,「一定是上面的人(中高階主管)先創造價值」,然後用組織力將其放大,「這樣大家才有得分(員工分紅)!」否則硬要進行表面的平衡分配,最後恐怕「只有喝湯、吃骨頭而已!」
施振榮透露,此次限制型股票的施行對象人數約在150人內,且僅限於台灣總部、國外分公司均不在範圍內。據悉,這除了囿於國內法規外,部分歐美政府需先對該類未實現所得課稅,也是造成宏碁過去對於其國外分公司,多採「MBO制」(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進行分紅評鑑的原因。
關於經濟、財政兩部對子公司可否納入「分紅緩課稅」意見相左,施振榮表示,如果是母公司100%控制的子公司,「為什麼不可以?」況且若真的不行,實務上「那讓子公司的關鍵人物拿母公司的薪水,不就可以了嗎?」他強調此「依法想(辦)法」仍須回歸至企業內部共創價值,進而達到利益平衡的前提上。
至於近日東芝(Toshiba)宣布退出消費型NB市場,對宏碁未來可能的影響,他分析,這除顯示目前IT產業,企業重組已是「常態化」外,「很明顯的,已經超過30年以上的PC,它的角色是要改變!」像宏碁便是以BYOC(自建雲),將PC重新定位。
他認為,在東芝退出後,市場由前五大業者均分不可避免,因為「空間就這麼大!」而宏碁為將BYOC的使用者與應用空間拉大,未來不僅「吃多少、算多少」,且希望「越多越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侯良儒/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