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3-03 09:55
大陸外貿發展 不容樂觀
在中國大陸「兩會」召開前夕,大陸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撰文指出,2013年大陸進出口總額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貨品貿易大國,但同時也是服務貿易逆差第一大國。他強調,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國際市場需求很難再回到金融危機前的高增長階段,大陸外貿發展環境不容樂觀。
高虎城昨(2)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去年大陸貨物進出口總額達4.16兆美元,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陸對外貿易幾乎每4年成長1倍,是首次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發展中國家。
但高虎城也指出,當前大陸外貿發展面臨四大困難和挑戰。首先,創新發展的基礎亟待加強。大陸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主要依賴數量和價格優勢,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附加價值低。
高虎城指出,2013年大陸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已達57.3%和29.9%,但很多商品核心技術掌握在外方手中。其中,機電產品61.2%是外資企業生產的,51.1%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73%是外資企業生產的,65.3%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
其次,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後。2013年大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5,396.4億美元,僅為美國的一半左右;大陸是貨物貿易順差大國,但也是世界第一服務貿易逆差大國,2013年服務貿易逆差額達到1,184.6億美元。大陸服務出口結構也不夠優化,金融、保險等技術知識密集型的服務出口占比較低。
再者,大陸貿易體制還不完善。單向鼓勵出口的政策手段比較多,有促有限、有出有進的雙向調控機制還未完全建立,仍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的傾向。
最後,外貿發展環境不容樂觀。高虎城稱,從外部看,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國際市場需求很難再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持續高增長階段。
大陸國內方面,近年來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經濟發展的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加劇,因此如何在鞏固傳統優勢基礎上,儘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是亟須破解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