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4/88/48820.jpg)
-
李良榮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3-11 19:21
TIFA復談 台灣爭取加入TPP良機
1095126睽違多年的TIFA會議在昨日復談,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我們藉由TIFA邁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現在則是藉此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不過TIFA意義應不止於此,更應藉此重新提升台美經貿投資關係。
至於市場關注「牛豬分離」原則,李淳強調美豬市場需求很少,且原本就可進口(只是不能含瘦肉精),因此壓力絕對與牛肉不同。最重要的是,勿因美豬這個次要議題,而遮蔽TIFA真正價值。以下是專訪記要。
台灣期待又怕受傷害
問:TIFA所代表意義及挑戰為何?
答:美國已與各貿易夥伴簽署近50個TIFA(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協定,目的在建立制度性的貿易及投資議題對話機制及解決平台,並在此架構下設置「貿易及投資委員會」,原則上每年舉行高階官員會議,化解雙方貿易投資問題,促進經貿機會。
台美1994年簽訂TIFA,在2007年因美牛事件停開前,雙方共召開5次委員會會議。
停開5年多的TIFA委員會會議終於在昨天恢復召開,儘管TIFA復談應是互惠互利,但社會各界對TIFA仍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問:台美TIFA曾發揮過什麼功能?
答:台美TIFA曾在台灣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過程中,扮演過關鍵角色。沒有TIFA之前,台美間是以農業對農業、金融對金融等方式,透過雙方主管機關談論經貿問題,但隨經貿議題愈趨複雜,往往涉及跨部會協調,TIFA是跨部會、定期談判的平台,有其重要價值。
我提議洽簽投保協定
15年前,我們透過TIFA平台,逐步解決美國對於產品關稅、服務部門開放、農畜產品邊境查驗、補貼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種市場開放與法規制度議題之疑慮與關切,奠定了在2002年順利加入WTO的重要基礎。
問:TIFA復談的意義?
答:TIFA既是雙邊會議,台美雙方都能提出各自想談的議題。按經濟部說明,我國所提建議除了洽簽投資保護及自由化協定、成立技術性貿易障礙工作小組、強化食品安全合作外,更將提出台美合作促進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等重要議題。
至於美方部分,除了各項投資議題外,也可能包含如健保核價、智慧財產權等老問題,甚至涉及豬肉等瘦肉精殘留值標準的討論。
FTA可望列重要議題
不過TIFA會議原本就包含一系列會議,此次會議僅1天,加上美方「貿易總代表」即將換人,昨天只是開幕式,後續還有很多會議陸續展開。
問:復談之後的挑戰?
答:任何談判都須滿足雙方需要,以各方關切的美豬為例,制定豬肉的瘦肉精(萊客多巴安)最高殘留質標準,可能隨之而來,但美豬在台灣市場需求有限,且原本就可進口(只是不能含瘦肉精),壓力絕對與牛肉不同。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因為美豬這個次要議題,而遮蔽TIFA的真正價值。
1095127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藉著TIFA復談,重新提升台美經貿投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