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麻雀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12-24 17:58
人生筵席,好聚好散
人老乃天經地義之事,自出生那天起,我們即在往「老」這個方向前進。當生命的結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時,如果問題的發生是突然的,我們必然是竭盡所能,並且期待能扭轉乾坤;但是如果生命即將結束是因為老衰或疾病末期的結果時,延續生命的意義對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必須重新思考的課題。在半世紀以前,大部份人的死亡過程是快速的,可能是因為一個感染、一次意外,或症狀出現時已是疾病末期。時至今日,拜現代醫療照護進步所賜,使得大部份人平均壽命延長。就現代醫療拯救病人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接受一個新的事實,那就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對人的影響與衝擊。生命因醫療的協助得以延續,但身體卻持續衰退惡化,逐漸使人失智、失能、癱瘓、臥床、憤怒、焦慮、退縮、嘆息,面對這種新局面,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社會的「進步」或「進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家庭結構。現代家庭子女數減少,子女們又離鄉背井討生活或尋夢去,父母們獨居老家,傳統的含飴弄孫或養兒防老面臨考驗。我們少有時間與機會和老人家聊天、聊生活、聊生命(不聊是非、政治)。我們不再那麼清楚長者們對生活、生命的想法,甚至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即使我們自認為已盡力給他們最好的(如同我們給兒女最好的),是否就是他們想的或需要的?事實上,不少長者心知生命的有限性,也在心理上做準備(例如準備好壽衣、墓地),但我們是否可曾在他們嘗試交代某些事時,用其他的話題叉開呢?面對失落,我們會憤怒、難過,但不去面對或討論,並不會改變結果,只是使過程更加混亂,事後的回憶更加苦楚,不只心痛失落,更心痛過程的辛苦。
醫院是最常見立即面對問題壓力的地方,老年人也最容易產生嚴重的問題或併發症。搶救生命是醫護人員的職責,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寶貴的。工作上,醫護人員絕對尊重病人與家屬的決定,我們更希望醫療的結果不只是生命的延長而已,更希望能達到適可的生活品質。一個沒有生活的生命又豈是你我願意擁有的,我們在做決定時是否想到這一點。在沒有先進醫療的干擾下,讓生命走完它自己的路是否是我們可以接受的。經驗告訴我們最多最大的治療不等於最佳最適的治療。直到近期,對生命末期的照顧才開始受到重視,相關的研究、教育、品質改善、及宣導陸續展開。面對醫療照護資源的短缺,及關心何種照顧才是重病者所需要的,因而瀕死前的急救努力開始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