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Li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2-18 19:48

美元趨貶亞幣回暖有利資金回流

美股重挫,台股仍能以小紅盤開出,雖電子及金融一度呈現拉回整理態勢,但傳產相對持穩適時發揮撐盤功能,爾後在IC設計、主機板等電子類股走升,加以金融也回穩,航運及百貨、營建、水泥、鋼鐵尾盤再拉升,終場大盤漲幅達1%,相對日股0.63%及港股0.24%漲幅來得優異,十號公報可能延後實施,使得營建大幅拉升,營建漲停家數十家居今天漲停家數近二成,而其餘漲停個股則集中在中概及公共工程原物料股上,但大盤成交量值卻又萎縮至623.68億元,再低於20日均量(654.24億元)。
美國宣示低利率政策一口氣再降三碼至0.25%,還低於維持在全世界最低利率很久的日本0.3%,引發日圓連番跳升,甚至突破88日圓兌一美元,雖然之前金融海潚狂襲令市場資金尋求安全庇護而流入美國公債市場,且其他區域一再降息,相對使美元逆勢走強,但零利率政策動搖市場投資資金流向,近日亞洲幣隨著日圓亦呈現快速跳升,顯見,在金融局勢漸漸緩和下來,投資市場資金開始審視再大幅出現金融危機的機率大為降低及何處尋得投資資金的最佳投資績效。在世界主要機構,預估明年所有已開發國家包括美、歐、日均呈現負成長,而亞洲區卻平均仍有4%的成長,中國可維持近8%的相對高成長後,資金顯然有回流亞洲的趨向。最明顯的莫過於亞幣近幾交易日的急升,近五個交易日,日圓升值4.59%、韓圜升值3.15%、台灣2.55%,即使是努力抑制匯率以促進出口的中國,人民幣的升幅亦有0.17%,令亞洲各央行急於救火,惟恐在需求不振出口連連衰退之後,又要面臨急升匯率抑制出口競爭力。若以資金回流亞洲來看,目前,以IMF、Global Insight最近預估來看,亞洲地區除了中國相對高成長後,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約在2.2%左右,與韓國、香港2%左右的成長率差不多,雖然沒有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泰國等3-4%高,但仍較已開發中國家負成長優異許多,而這些地區本益比也都降至十年來低點,台灣9.54倍、韓國9.11倍、香港9.5倍等不到十倍的本益比,都較道瓊10.64、日經12.58、上海A股15.62、深圳A股20.32低許多,預料在美元趨貶,股市本益比回落至歷史低點下,合理投資價值慢慢浮現後,應會導引全球投資資金慢慢回流亞股。
大盤指數明顯受制於季線反壓,近期於月線及季線之間呈現壓縮整理格局,但水泥、食品、電機、紡織、化工、造紙、營建、金融等類股卻已站上季線,而最弱的電子類股,只有半導體接近季線,其分類指數持續於180點盤旋,顯示雖然IC設計、LCD、LED等各類股都有輪動拉升動作,但是逢低承接急拉調節的特性,使得分類指數並不容易出現連續急拉攻勢,也因為近年底,電子盤點因素加以面臨第一季的淡季效應,電子仍不應大力追高,反而應留意題材釋出恐有趁拉高順勢調整的賣壓會出現。而如果按各類股的成交值來看,水泥、營建、鋼鐵、航運及觀光百貨,顯然較易吸聚人氣,但其總體成交量值佔大盤比重仍不如電子,因此,預料電子仍將主導大盤是否突破季線,金融雖然仍持穩,但600點屢攻不過且成交值持續萎縮並不利其衝關,甚至還有可能將會有拉回再探季線的壓力。整體而言,大盤即將面臨季線(4798.37點)壓力,如不能順利帶量站上季線,則不排除會先下探月線(4435.36點)支撐,再續勢上攻季線。
美零利率政策、及低本益比使資金有回流亞股跡象,但資金於類股之間流竄,股價拉高即有短線調節賣壓出現,市場資金短打心態使大盤攻勢不易持續,但若匯率得以緩升,加以擴大內需則仍有利於內需股及公共工程相關的原物料股,還有中概內需亦可望在中國股匯雙升下,持續加溫。
華固2548
推案多集中於台北市,推案模式包含自地自建、合建分屋以及都市更新建案,由於台北市為房地產供需狀況最為健康地區,華固近年銷售率也是最高,因此華固推案風險相較其他建商為低。
台泥1101
大陸國務院宣布至2010年底將投資四兆元人民幣,落實擴大內需與基礎建設,行政院為振興國內經濟,提出4000 億元振興經濟方案,粗估可為國內水泥產業帶來40 億元的營收挹注,煤價成本壓力可望解除。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