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樂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5-09 19:59
台灣競爭力
本帖最後由 常樂 於 12-05-09 23:42 編輯
台灣1-4月出口年減4.7%:
跌幅冠亞洲 :上半年恐皆負成長 財政部統計處今(7)日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4月出口共255.4億元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6.4%,1-4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4.7%,和美國、亞洲鄰近國家(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相比,跌幅第一,也是唯一負成長的國家。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景氣成長力道仍脆弱,上半年出口數據很可能都呈現負成長。
4月出口255.4億美元,較上月減少3.0%,進口248.6億美元,較上月增加3.6%。4月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6.4%,進口增加2.1%;按新臺幣計算,出口減少5.6%,進口增加3.0%。累計1-4月出口96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7%,進口90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8%,出進口值均為歷年同期次高。4月出超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76.6%;累計1至4月出超6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3%。
面對台灣1-4月出口衰退,林麗貞表示,根據統計,今年1-4月,韓國整體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0.9%,;今年1到3月日本出口也比去年同期上升3.2%,新加坡、中國大陸、美國也分別有6.2%、7.6%、10%成長。4月出口較上月減少8.0億美元(-3.0%),主要以礦產品減3.5億美元(-17.6%)、化學品減2.7億美元(-13.0%)、電子產品減1.6億美元(-2.3%)等減少較多;資訊與通信產品逐月回升,增加1.0億美元(+7.1%)。
4月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17.6億美元(-6.4%),主要以電子產品減4.6億美元(-6.2%)、化學品減3.7億美元(-16.9%) 、資訊與通信產品減3.0億美元(-16.8%) 等減少較多;惟交通運輸設備出口10.1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增加1.5億美元 (+17.9%),主因貨櫃船出口增加。累計1-4月前十大出口貨品有八項較上年同期減少,其中資訊與通信產品減16.1%、化學品減11.4%、光學器材減9.4%、紡織品減6.4%、電子產品減5.9%等減幅較大;只有交通運輸設備出口37.2億美元 (+13.5%)、礦產品出口65.6億美元 (+7.3%),均為歷年同期新高。
油漲 4月物價上漲1.44% :
4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為108.04(95年=100),較上月漲0.94%,較上年同月漲1.44%,1-4月平均,較上年同期漲1.32%。主計總處今天公佈4月物價變動概況,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為108.04,較去年4月上漲1.44%,其中油料費較去年4月上漲6.32%,影響總指數上升0.24個百分點。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乃是由消費者的立場,來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一般而言,CPI指數若持續上揚,代表通膨有升溫跡象,在相同的所得水準下,民眾購買力將隨物價上揚而下降,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也因此各國央行皆以控制通膨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之一。
CPI指數的計算方式是,就消費者的立場,衡量一籃固定財貨與勞務的價格,並與某個基期間的物價水準作比較。舉例來說,1999年7月份的物價水準為130.5,這意味該籃固定財貨與勞務的價格高於基期水準達30.5%。比較兩段不同期間的CPI,我們便可以知道該期間物價上漲幅度。而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反映的物價,都是民生消費必需用品,包括食品,服裝,住屋,燃料,交通費用,醫療費用,藥品及日常生活所需購買的其他種種財貨與勞務。
在實際應用上,CPI指數是一項很重要的通膨指標;分析師通常會研究指數相較於上月及去年同期的變動,來判斷通貨膨脹的狀況。此外,分析師也會觀察去除食物及能源後的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不過,若食物或能源價格上揚的情況持續,且可能影響中長期物價水準及通膨狀況,則不可輕率忽略它們的變動。由於CPI是市場相當重視的通膨指標,因此數據的公布往往具有很大影響力。
宋朝時期,皇帝的名字是不能隨便叫的,就是書中的文字或是公文上的文字,也绝不能有皇帝的名字或是相同的字,必須用另外的字代替,或者是缺幾筆,這就是避諱。如有違反,便是犯罪,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當時,有一位姓田名登的州官,他也很避諱人家亂叫他的名字,和引用與其名字相同的字。他命人貼了一張告示,告示上寫著:『本官田登,奉旨來此,做了州官。查地方官員,猶如百姓父母,須知父母之名字,做兒女的應避之不呼;嗣後遇有與我諱相同之聲音,無論何人,一律不準觸犯,必須敬避。倘有抗違禁令,定當嚴辦,決不寬待!切切此佈。』有一次,正好是正月十五,百姓依習俗照例要大放花燈,慶元宵。但是花燈的燈字卻和州官的名字同音,百姓們不敢違反禁令叫放燈,只好改叫放火。後來這個典故世代流傳了下去,就成了一句:「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俗語。後人常引用這句俗語來形容在做同一件事上的不平等對待。
晉書中記載武帝擔憂晉惠帝的能力,多次對他進行考驗,而惠帝則在太子妃賈南風及謀臣的獻策下通過了這些考驗。即位後,他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有人向晉惠帝報告老百姓無食物吃(天下荒飢,百姓餓死),他反問:「何不食肉糜?」(何不吃肉粥?)。不過,有研究認為,雖然惠帝無法對付當時的政局,但從今天的醫學概念來說他不能算作是智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