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4-11 09:48

不要把「黃金十年」搞成「烽火十年」

不要把「黃金十年」搞成「烽火十年」 台股不確定因素必須趕快清除
四月四日聯合晚報頭版的新聞寫著:「苦!小股民萬萬稅」,「這邊納健保補充保費,那邊又再談證所稅」,又說「一年一一一億民眾的補充保費,最大宗來自股利所得,高達四三億元」。這是聯合晚報斗大的標題,單看標題就知道最近台灣的小股民很不好受,好像是萬箭穿心一般。
自從證所說的議題正式進到財政部,台股就有一股「山雨欲來」的壓迫感。不是證所稅不能討論,而是過去半個世紀來,三次開徵證所稅都造成大災難,大家一聽到證所稅無不腿軟,偏偏我們新任的財政部長一副正義凜然的嚴肅表情,讓股民看了更害怕;加上財長找出來的十幾個稅改學者,都是九○年代以來,大家熟悉的面孔,那裡面有很多「稅改紅衛兵」,於是這些人把場面端開,投資人莫不逃之夭夭,還有誰敢大買股票?
也許財政部長會說,證所稅還在研議階段,還沒有決定,股民不要害怕。這位財長原本把討論期從半年縮短為一個月,認為一個月的時間對股市衝擊不大。殊不知,股市最怕不確定因素,把時間壓縮為一個月,這一個月股民只有任由政府折騰了。
馬總統在競選期間經常把「苦民所苦」這句話掛在嘴上,但這一陣子,他的政策與「苦民所苦」的目標愈來愈遠。我記得政大的校歌一開頭就這樣寫的: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我們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政治人物的每一項決策必須有同理心,讓人民感受到政府還在施行「仁政」。但是這一陣子,大家都感受不到政府對人民的關照,取而代之的,是竭澤而漁的政策。每一項政策都讓人民失望,怪不得在野黨批評他「選前騙選票,選後騙鈔票」。
為什麼這樣說?一開始是美牛開放,大家亂成一團,其實馬總統只要告訴大家說,開放美牛是自由貿易的一環,日本與南韓都拼死抵抗美牛進口,但最後都開放。台灣也是世界自由貿易成員之一,絕對不可能抵擋美牛進口,但是政府一定會嚴格把關,要求產地標示,基於健康原則,國人可吃,也可不吃!政府很誠懇面對大家,老百姓自然可以諒解,偏偏政府不這麼說,還拿出美牛進口是我們心甘情願,政府沒有預設立場的話,讓大家聽了更加生氣。
這次油價大漲,其實已在大家預料中,不但是油價漲,電價也會漲,但民眾只要馬總統站出來告訴大家,台灣的油電價格已壓抑很久了,選後必須反應成本,必然會調整。在油價、電價調漲之前,政府必須先要求虧損累累的中油、台電改善經營效率,然後很誠懇地告訴民眾,油價價格該調多少?
但是馬總統偏不這麼做,油價大漲後,電價仍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電價調漲比油價還急,目前台電股本三三○○億元,二○一一年虧一一七九億,一月又虧五五億,二月再虧一○○億,五月以前,台電可能再虧一六五○億,每股淨值將跌到五元以下,台電必須再增資,這是台電立即的危險。換句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台電的虧損最後仍是全民買單。
但是選前國民黨為了選票,絕口不提油電漲價,現在也不把道理說清楚,只叫經濟部長出來立刻宣布油價調漲,此時不由讓我想到○七年十月民進黨宣布油價調漲,那個時候第一時間跳出來開罵的是馬總統。○七年十月三十日這一天,馬總統正在宜蘭LONG STAY,馬總統痛批,就是因為民進黨政府沒有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才會讓人民苦不堪言。他還強調:「為什麼台灣人對油價上漲會非常害怕?如果我們經濟發展得很好,這七年跟韓國一樣,或者比她更好,我相信大家一定什麼都不怕!」這是馬總統在參選總統前的談話。
但是他執政四年了,民眾對油價上漲仍然十分害怕,關鍵跟他罵民進黨一樣,就是台灣經濟這四年進展不多;如果他執政四年,台灣也跟南韓一樣,民眾也不怕油價上漲。但是我們看看南韓改變有多大?南韓最大的三星電子在他上任的時候股價只有四○.三萬韓元,如今跑到一三五.一萬韓元,現在的三星早已不是○八年的三星。○八年馬總統當選的時候,三星市值五一三億美元,三星還比不上台積電(2330),如今三星市值已達一七二○.四億美元,比台積電多出一千億美元。拿○七年民進黨調漲油價來看馬總統對民進黨的批評,今天看起來是很大的諷刺。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油價調漲,電價的調漲恐怕是台灣人民的最痛,台灣的電價壓抑了很久,一旦漲電價,那種痛苦一定是漲油價的好幾倍;因為漲油價,仍可以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只要是不開車,負擔不會那麼重;只怕政府帶頭飆油價,會讓大眾運輸工具反應成本,全面調漲運價。但是電價沒有一個人逃得掉,因為大家都要用電。
目前擺在眼前的是,台電即將淪為艱困公司,可是台電員工仍享有非常好的福利。另外,日本廢核後的衝擊,以台灣核四拼裝車,核四蓋好,不商轉可能性很高,屆時全民可能共同承擔三千多億的虧損。把這些因素考慮進來,電價的調漲恐怕是一鳴驚人。我問過一家紡纖廠老闆,他說政府若漲電價,他一個月必須多支出三千多萬的電費,這對已習慣享受優惠電價的產業勢必帶來重傷害。
油價、電價漲,也讓人民、企業痛苦難耐,照理說,此時馬政府應該「與民生養」,讓人民痛苦稍稍休養一下;沒想到財長卻開著坦克車,以租稅公平為理由,對資本市場展開轟炸。我們財政部長是一個學者,她不太知道股票市場的敏感度,更不知道股市最怕不確定因素。因此,先前她說討論證所稅為期半年,已嚇到投資人,後來又應立委請求縮短為一個月;在她看來,從半年縮短為一個月,對股民已經很厚道了,殊不知在摸黑狀態下的一個月最恐怖,在證所稅政策未明朗前,多數投資人一定是以觀望為上,也就是說,自己嚇自己最可怕。
但是財長可能自己以為,證所稅根本還未開徵,散戶根本不用怕。她說「現在其實就是沒事」,她說得很輕鬆,股民卻怕得要死,因此,她會說,股市會跌,是因為國際股市下跌所致,與證所稅無關。聽了這一席話,股民更心痛。
其實這一段時間,台股已從八一七○跌到七五二八,台股已摜破全部均線,只剩下半年線沒有破,台股下跌五八八點,跌幅七.八五%,對照美國道瓊指數從一三二九七跌到一三○二○,只跌二%,德國股市從七一九四跌到六七九四,下跌五.五%,日經從一○二五五跌到九六九二,下跌五.四九%,南韓下跌一.五%,台股災情最慘重。台股最近連三跌,市值少掉七千億,這怎麼可說台股下跌與證所稅無關?
爭取租稅公平是每一個政府追求的目標與手段,但是這次稅改端出來十六個稅改學者,他們都是從九○年代以來主張租稅公平的急先鋒,從李總統到民進黨時代,到馬政府,他們都十分活躍,也有幾個人是標準的稅改紅衛兵,主張把社會各種階級剷平,他們讓企業主聞之喪膽,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都忍不住跳出來說,尋求租稅公平,不能只懲罰努力的人。像這次證所稅,除了對法人課租,也有人主張對賺最多錢的大戶課稅;租稅不講公平,反卻瞄準特定對象,這是大開時代倒車。
況且,這些租稅學者一字排開,為台灣拚死拚活的企業主連一點聲音也不能有,這是標準的階級鬥爭。財長扛起稅改大旗,臉上充滿了殺氣,這絕非國家之福。用另一種口語來說,證所稅的議題,一日不定案,對股民來說,就像拿著大刀,財長說不要怕,我不會砍你,但是大家卻嚇得半死,恨不得趕緊從資本市場逃出來。這些年來,散戶在股市九賭八輸,多數都是待宰羔羊,但是證所稅找上他們,現在連健保費、二代健保、三代健保都瞄準他們,這是哪門子的公平?
如果台灣要討論公平,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像公務員領月退俸,一個中小學老師,二十五歲教到四十五歲退休,若平均活到八○歲,那麼政府平均要給每一個人二二六○萬元的月退俸,且活得愈久,領得愈多;很多公立大學教授,五十五歲退下來,再到私立學校兼任教授,一手拿月退俸,一手領薪水,從來沒有人敢說這不合理,但畢竟這是全民負擔。希臘搞到今天如此窘境,是公務員拖垮了國家,今天台灣處處講公平,卻不講究追求效率,我們恐怕正在重蹈希臘的覆轍。
星期二,一位稅改成員說香港、新加坡也課證所稅一六%,原來他把營所稅搞成證所稅,這是錯的;香港、新加坡、中國都沒有課證所稅,台灣在沒有建立財產交易「實名制」的前提下,貿然實施證所稅,必然遭致失敗的命運。
更何況人只有兩隻腳,錢有四隻腳,台灣已經有幾個名人選擇當新加坡人,台灣股市若稅制沒有競爭力,那麼資金將流向別的國家。最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去年宏達電(2498)漲到一三○○元左右,他在想要買宏達電,或者是買Apple?後來他選擇買Apple,那個時候,Apple只有三五三美元,如今已快漲一倍,但宏達電卻跌掉六成多。今天要買全球有競爭力的企業,在別的市場可以找到很多,台灣相對少。
台灣要課徵大戶的稅,大戶可轉戰美國、香港、新加坡或中國,但是一般小散戶沒有這個本事,只能任人宰割。全天下本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事,馬總統在第二個任期中,若想在歷史留名,這些讓人民痛苦的事必須一件一件地推,慢慢來,千萬不可把所有的事集中在一起幹。最近民怨四起,馬政府急著在五二○之前完成所有社會正義的事,恐怕會呷緊弄破碗,最近罵他的聲音愈來愈大。
最近我們也看到有心為台灣經濟拚出一條血路的陳院長愈做愈辛苦,他喊著本勞外勞薪水要脫鉤,卻被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打槍,一狀告到馬總統,讓馬總統站在她那一邊。租稅改革大旗,劉部長拿著麥克風大聲嚷嚷,完全我行我素。一個內閣像一部拼裝車,閣揆講話,閣員卻沒有在聽,我不知陳院長能夠挺多久?
經歷了去年歐債危機,未來大家都渴望二○一二年的全球經濟會有一番新氣象,第一季的資金行情讓大家充滿期待,但是第二季,沒有QE3,股市立刻失望下跌。歐債危機因為LTRO告紓解,可是西班牙又拉警報,中國股市表現又「熊冠全球」,台灣經濟其實大意不得。但是執政的馬政府卻以為兩岸關係改善,ECFA就可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這個時候祭出一大堆猴急的猛藥,恐非台灣之福。
馬總統上任前畫了一個黃金十年的台灣經濟,可是以眼前的經濟情勢來看,很可能變成「烽火十年」的遍地烽火經濟。一方面,台灣缺乏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除了少數可吃到蘋果的供應商,連HTC都愈來愈吃力。另一方面,台灣很多靠量產的產業開始面臨中國崛起的壓力,像LED、太陽能都是如此;再加上,東協市場快速崛起,台灣雞蛋全在中國一個盤子裡,相對受益最少。這些根本問題不面對,先在「公平」上面大作文章,我們未來機會恐怕十分渺茫。
進入第二季,國際股市已沒有第一季的生機,因為漲幅已大,不過全球股市並沒有出現大跌的調整,台股受證所稅衝擊加速趕底,此時大家要多積存糧,留意相對抗跌個股;像四月三日大盤一度大跌二三○點,鴻海(2317)、嘉聯益(6153)、穩懋(3105)、光洋科(1785)、宏遠(1460)等都率先翻揚而起,這些率先不跌的個股,有可能是下一回合會漲得比較多的個股。
另外,進入第二季,可留意第一季財報表現出色的個股,畢竟二○一一年的仗已經打完了,可以開始留意第一季業績表現出色的個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