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00/30005.jpg)
-
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5-13 11:58
十二五”內蒙古風電“整裝待發” 企業數擬控制在25家之內
十二五”內蒙古風電“整裝待發” 企業數擬控制在25家之內
2011-05-12 08:50新華網
我國“十二五”期間將打造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其中內蒙古就佔了兩個,可見內蒙古在我國風電發展中的重要角色。資料顯示,2010年內蒙古風電新增裝機467萬千瓦,佔全國25%,累計裝機達到1387萬千瓦,佔全國31%。然而,這些喜人的數據卻無法掩蓋另一組事實的存在:電監會在今年一月發布的《風電、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中指出,已並網風機受電網安全等因素影響而可能存在未能上網的電量,截至2010年6月底,內蒙古未收購風電電量達21.01億千瓦時,佔全國75.68%,高于其上網電量全國佔比43.40個百分點。這樣的反差到底說明了什麼?這不僅是風電人要思考的問題,更是實現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
“十二五”風電擴容勢頭不減
內蒙古發改委副主任、內蒙古能源開發局局長王秉軍近日透露,內蒙古力爭“十二五”末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300萬千瓦以上,其中蒙西地區2000萬千瓦,蒙東地區1300萬千瓦;蒙西電網風電電量佔蒙西全網發電比例達到20%左右。內蒙古電力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底,蒙西電網風電並網裝機容量僅為630萬千瓦,風電全年電量比例接近12%。這表示,該區域風電還將迎來快速發展。
內蒙古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生在上述場合介紹說,據權威部門測算,內蒙古送江蘇的落地電價低于當地火電上網電價,內蒙古送廣州的特高壓直流通道送電成本僅為0.1元/千瓦時,風電上網電價平均0.51元/千瓦時,屬于全國最低水平,而華東和華南的火電上網電價往往都超過了0.5元/千瓦時。據張福生表述,內蒙古在風力發電方面所具有的任何省區都無法替代的成本、區位、資源等綜合優勢,吸引了所有電力投資企業“爭先恐後”地前來投資大型風電項目。
除此之外,內蒙古良好的發展前景還吸引和帶動了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壯大。
目前全區風電設備制造企業42家,總投資99億元,其中整機制造企業12家,零部件生產廠30家。全球著名的維斯塔斯、歌美颯,國內著名的金風、華銳等風機制造商均落戶內蒙古。去年全區已投產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中已實現銷售整機1779臺套,規模達296萬千瓦,銷售收入超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