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3-04 21:55

高棉價時代的生存法則

時間:2011-03-04 09:57:08來源:中國紡織報
2月26日,北京飄起了第三場雪,晶瑩的雪花雖然滋潤了空氣,卻也讓出行變得艱難。這天上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副會長張延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中國化纖協會秘書長鄭俊林、副秘書長王玉萍,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顧問王景呂等,依然選擇了做一個行者,奔赴第二天在青島舉辦的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這一天,青島下起了雨,並颳起了風,但仍舊沒有阻斷200多位代表的行程。
此會之所以如此“巨頭”雲集,一方面是會議的議題——探討原料問題在當下的時局頗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記者看來是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建立産業同盟的一貫主張的體現。對原料未來走勢的爭鋒,在會上尤其激烈。雖然判斷不同,但對“十二五”期間,甚至未來10年,行業如何發展、企業如何應對,則形成了比較一致的觀點。
棉價平穩PK仍會走高
有棉紡企業負責人介紹説,現在接單明顯不如以前,空漲的比例較高。節前節後紡織企業大多惜售,但現在加大了銷售力度,三、四月份是紗線銷售的旺季,可能將難以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如同預測未來房價漲跌一樣,棉價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嘉賓們關注的焦點,也形成了最大的分歧。楊世濱的“全球棉花供求平衡説”遭到了反方的反駁,但即便是力挺棉價還會上漲的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接下來的幾個月會有一段平穩期。2011年,棉價無論漲或跌,從長遠來看,以棉花為代表的天然纖維的稀缺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爭論之後,代表們更多地思考了企業未來的去從。
2010年的8月,是一段黑色的記憶。“正是從8月份開始,棉價瘋漲,化纖受之影響也加入了上漲的行列。”楊世濱回顧説。從去年1月份的15300元/噸到今年2月份的31905元/噸,棉價讓企業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瘋狂,也深深感悟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那麼,到底什麼是棉價大漲的推手?代表們分析了很多因素:去年氣候原因造成的國內棉花産量和品質的下降,棉紡織企業發展勢頭好、用棉需求旺盛,全球棉花庫存降低、印度限制出口、美棉供不應求,以及人為炒作。
棉花到底缺還是不缺?這是判斷未來棉花會不會大漲的主要依據。主張“平衡説”的楊世濱和安徽華茂集團總經理王功著認為,全球棉花供求始終平衡,全球棉花産量為2500萬噸,本年度棉花消耗量為2517萬噸,缺口並沒有如此懸殊。根據今年的種植意向調查,我國棉花播種面積將增加9.8%~10%,美國、印度等其他4個棉花主産國的種植面積也不會急劇下降,需求變化也不會太大,因此棉花繼續高漲的可能性不大。在楊世濱看來,去年棉價波動固然有供求數量的問題,但更多的是人為炒作造成的。王功著認為,期貨炒作和人為囤積居奇是不會長久的。
除了全球供求平衡的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不會支撐棉價大漲。“首先是下游的承受能力。”楊世濱説,“去年棉價是100%上漲,紗線價格上漲了50%,布料價格上漲12%,服裝價格只上漲了1%,終端零售價格下跌了1%。綜合其他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外升內貶等因素,下游企業越來越不堪重負。其次是宏觀經濟因素。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收緊銀根的作用開始顯現。另外,紡織企業之前大量備貨,棉花庫存量大,同時進口棉三、四月份將大量集中到貨,棉花的價格將最終會回歸價值。有人預測,28000~30000元/噸將是比較合適的。此外,紗線價格也呈現出鬆動端倪。有棉紡企業負責人介紹説,現在接單明顯不如以前,空漲的比例較高。節前節後紡織企業大多惜售,但現在加大了銷售力度,三、四月份是紗線銷售的旺季,可能將難以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對棉價看“漲”的代表分析未來走勢,同樣是從“缺口”出發。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介紹説,2010年我國棉紡細紗錠增加了1000萬錠,紡織服裝出口處於強勁的恢復期,內銷市場保持著高水準增長,國內棉花供需缺口仍將成為棉價高位的重要支撐因素。這也是華芳集團副總經理肖景堯的憂慮所在,“華芳每年的棉花用量是40萬噸,現在的庫存是3個月左右”,負責原料採購的他正苦惱五、六月份的棉花從何購來,自言“現在壓力很大”。肖景堯深為去年紗線熱銷的場面所震撼,“精梳32支紗是華芳的主流産品,也曾經為拓展市場銷路而四處奔波。但去年一度無貨可供,於是被動漲價,這是史無前例的。”因此,在肖景堯看來,棉花和紗線的此輪漲價是良性的,主要由消費所拉動。他建議針織企業,要重視庫存。“沒有合理的紗線庫存,就沒有底氣接單。”他説。
活在高棉價時代
杜鈺洲分析説:“棉花一漲價我們就困難,匯率一提高我們就感到壓力。”這種現象要得到改變,必須要提高核心競爭力。針對棉花稀缺的情況,杜鈺洲説,化學纖維可以發展超倣棉,而棉花等其他天然纖維則主要發展奢侈品。
無論對棉價的爭論如何,無法回避的是棉花及其他天然纖維的長期稀缺。全球人口增長、棉花種植面積的無法大幅拓展,讓正方和反方都對棉花資源倍加珍惜。正如一位企業家所言:“我們無可避免地進入了高棉價時代。”如何在高棉價時代生存?不同的人有不同層面的答案。
從行業層面來看,針織、棉紡、化纖及麻紡協會在産業合作上達成了一致。畢竟無論漲或跌,影響的不僅僅是某一個行業,而是整個産業鏈。據介紹,針織行業纖維加工量現已達1300萬噸,棉紡織提供的佔60%。在理事會上,楊世濱強調了建立産業同盟共同對抗風險的重要意義。“針織由於是單機臺、單流程的,可以合理安排生産節奏。而棉紡是長車、長流程的,化纖也是,其生産特點決定了不能説停就停,一旦針織縮減産量,他們的損失將更大。”
從企業層面看,即便是棉紡企業自身也並不為迅速擴張的規模而欣喜。王功著建議,紡織企業要自律,不要一味擴張紗錠,使原本緊張的棉花更捉襟見肘。一些企業回想起去年搶購棉花的場面,兀自驚心動魄。新疆一些棉商反映,部分紡織企業還沒有簽訂合同就將購買棉花的錢打到賬戶上,錢匯走了棉花何時到手則還不確定。如果産能繼續擴張,這種場景將會越來越普遍。
針對行業上述種種狀況,杜鈺洲分析説:“棉花一漲價我們就困難,匯率一提高我們就感到壓力。”這種現象要得到改變,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他介紹説,“十二五”科技綱要在科技方面有4個重點:原材料、裝備、清潔生産和産品研發。針對棉花稀缺的情況,杜鈺洲説,化學纖維可以發展超倣棉,達到棉花的性能並超越之,比棉花品質更舒適、美觀,同時還具有吸濕、排汗的功能。而棉花等其他天然纖維則主要發展中高檔産品,甚至奢侈品。杜鈺洲結合自己對義大利一些百年家族企業的考察結果説,這些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金融危機,而且生存得很好,靠的是什麼?品質!企業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同時在創新、快速反應、社會責任方面要有不俗的表現。“紡織作為支柱性産業,通過提升,其地位不會削弱。”杜鈺洲斷言。
本次理事會上,不少棉紡、化纖、麻紡企業都帶來了公司研發的新産品,如華孚帶來的新一季色卡、漢麻産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漢麻産品、四川宜賓惠美線業有限公司的聖桑蠶蛹蛋白纖維等。杜鈺洲與不少企業進行了交流,並對他們的創新精神給予鼓勵。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