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21 07:12
ECFA降稅協商 一年內完成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1.02.21 04:07 am
兩岸經合會第一次例會明(22)日桃園登場,開啟兩岸進入經濟協議(ECFA)定期諮商年代。根據我方設定ECFA協商「路徑圖」,我方盼半年內,先完成兩岸投保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一年內敲定我方關注的面板、汽車等完成降稅協商。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今日將率12名代表來台出席經合會首次例會。未來每半年,經合會例會將在兩岸輪流舉行,做為落實、監督與解釋ECFA的重要平台。
本次經合會例會召開有三大目的,一是敲定ECFA旗下各工作小組、宣布啟動ECFA後續三加一談判;二是檢討早期收穫清單實施以來概況;三是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例如商討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與推展兩岸中小企業、產業合作等。
知情人士說,首度例會不涉及實質協商,但將為ECFA後續協商埋下重要根基,「以貨品貿易為例,雙方後續還有8,000多項降稅項目要談,那些東西先談好、先實施,都很重要。」經合會例會後,3月12日前,兩岸將啟動三加一實質談判。即尚未啟動協商的貨品、服務業貿易與爭端解決機制談判,及去年10月展開協商的投保協議。
據瞭解,我將力爭半年內優先完成投保、爭端解決機制談判;也盼比照東協與大陸談判貨品貿易時程,一年內針對我方關注的面板、汽車、工具機、石化項目,先完成降稅談判。
知情人士說,大陸已漸能接受我方主張,投保協議納入人身安全保障與徵收補償,我方要求建立國際化的仲裁條款,還有一番拉鋸,不過,雙方都有共識,要持續協商建立有國際特色的兩岸投保仲裁機制。
該人士指出,一旦兩岸及早建立爭端解決機制,將有助已實施的早收清單更順暢。早前曾發生國內工具機大廠上銀,因出口到大陸的工具機加裝新型控制器,被大陸認為不適用ECFA優惠關稅,爭議還有待雙方透過經合會解決。
大陸談判隊伍 一身硬底子
兩岸經合會首度例會將為雙方啟動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協商暖身。熟悉兩岸事務人士指出,大陸最新成軍的談判隊伍,既「知台」又熟悉「國際」,未來談判將面臨一場硬碰硬的苦戰。
大陸最新談判隊伍中,兩岸貨品與服務貿易談判的主談代表,是去年底剛接掌商務部台澳司司長的陳星,她曾在廈門大學求學,對台灣事務相當熟悉,且長年在商務部工作,熟稔國際談判與經貿慣例運作。
據瞭解,陳星的「對口」,即新任經濟部國貿局長卓士昭,他曾在去年底、兩岸經合會宣布成軍前,低調前往北京與陳星面對面溝通經合會成立事宜。知情官員形容,陳星專業素養不錯,有原則,但也不失談判時偶爾該有的身段柔軟。
官員口中另一位大陸談判健將,為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他去年底由副司長升任司長。李成鋼過去經常搭檔大陸國台辦經濟局長徐莽,一同與我經濟部投資處長凌家裕、陸委會經濟處長李麗珍等人協商投保協議。
李成鋼在第五、六次江陳會時,曾低調坐上談判桌。他畢曾參與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代表團,熟悉談判,也精通WTO規則與國際商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