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10 18:08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國票金經營權 四強爭奪戰
國票金控今年6月股東會將改選董監事,原本只是耐斯集團、美麗華集團「兩隻大熊的戰爭」,變成四方勢力角逐,包括公股、旺旺集團蔡衍明都有意問鼎經營權,最近大舉敲進國票金股票。
國票金在各方勢力搶加碼之下,股票一路狂飆,昨(9)日台股重挫104點,國票金股價卻逆勢上揚0.15元,站上17元關卡,是12年來新高。國票金股價去年11月下旬重回10元價位後,短短三個月,股價暴漲高達七成。
外資更在開紅盤連二日買超2.16萬張,持股突破13%,連自營商也在昨天罕見買超1,622張。
過去外資長期對國票金均屬於低持股,持股多不到5%,歷年來董監改選,外資不占舉足輕重地位。但據統計,從去年5月6日,外資持股從3.85%、持股8.46萬張,一路激增至昨天的13%、持股30.39萬張,大增21.93萬張。
面對新競爭者,現有經營團隊也準備迎戰。國票金董事長洪三雄昨日透露,他從股價在9元、10元就進場加碼。至於目前持股,洪三雄不願透露。
2.公股 有意撮合國票金與合庫合併
公股近年加碼買進國票金,據了解,因多年大股東經營權之爭,公股有意藉加碼行動,進入董事會,發揮穩定力量,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推動合庫與國票金合併案。
國票金6月改選董監,各方勢力角逐使得董監改選行情已經發酵;至於彰化銀行預計在11月改選,公股也開始加碼,預料年底前又有一番改選行情的大戲上演。
銀行看中彰銀、國票金等改選題材的金融機構,包括土銀、合庫、兆豐及台銀等,最近都透過財務性投資方式,分別進場加碼這兩家金融機構股票。
公股銀行主管昨(9)日表示,通常董監事改選都有題材,尤其是有經營權之爭者,因此最近已進場加碼國票金及彰銀股票。
3.台幣升值 吃掉物價漲幅
行政院主計處昨(9)日公布1月物價概況,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只有1.11%,遠低於預期,主因新台幣升值吸收掉四分之三進口物價的漲幅,壓低躉售物價,是穩定物價主角。
新台幣去年1月為31.83兌1美元,今年1月升值到29.96。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高達13.11%,以新台幣計價漲幅剩3.30%,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兩者漲幅差距相當大。影響所及,躉售物價年增率壓低至1.64%,是近一年來新低。
進口商的進口成本較預期低,但新台幣升值嚴重影響出口廠商的現金收入。以美元計價的出口物價年增率尚有6.23%的漲幅,以新台幣計,變成下跌3.01%,是近一年最大跌幅。
主計處查價結果,電子、電機及其設備的新台幣出口物價跌幅最大,今年1月較去年同月下跌達一成多,機械、光學及精密儀器居次,下跌7.41%。基本金屬、化學及塑橡膠出口物價還能維持上漲。新台幣昨天繼續朝升值前進,不利出口產業。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說:「今年的通膨威脅是輸入型的,國內物價未來壓力如何主要看國際原物料價格。」新台幣升值抑制進口物價上漲,「但物價壓力還在加大中,國際油價、糧食價格、糖和棉花等,春節期間繼續上漲,春節後是關鍵時刻。」
4.信義區D1地法拍 富邦建設呷意
在房地產業界被稱為「全台最貴菜園」的台北市信義計畫區D1土地,其部分區塊將法拍,外傳D1的大地主富邦建設可能出手,由於D1面積達2545坪,是信義計劃區可開發成豪宅的最大素地,可能改寫國內豪宅價格。
5.iPad2量產 台廠業績噴出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Apple)已開始量產第二代iPad平板電腦,不僅體積較第一代iPad更輕薄,還內建攝影鏡頭,採用運作速度更快的處理器,對台廠供應鏈拉貨量大增。
業者透露,第二代iPad即將上市,在台供應商生產線全面啟動,預計首季出貨400萬台,開始對在台供應商包括鴻海、TPK宸鴻、大立光、新普、順達科等下單,下月起營收同受蘋果新單挹注。
產業鏈透露,蘋果對新款平板電腦抱持高度信心,單月下單量遠大於去年第一代iPad,預估上半年出貨量超過千萬台,為免農曆年後缺工問題影響出貨,蘋果供應商加緊招工,年後到工率仍可維持九成以上。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第二代iPad至少有一顆攝影鏡頭,提供視訊會議等功能;螢幕解析度類似第一代iPad,並採用更多記憶體和效能更強的繪圖處理器。
不過,第二代iPad的螢幕解析度未能大幅改善,可能讓消費者大失所望。知情人士說,蘋果始終難以改善iPad的顯示技術,部分原因就在於iPad螢幕尺寸比iPhone還大。
蘋果將和美國兩大電信業者合作販售,包括威瑞森無線(Verizon Wireless)公司和AT&T,預期售價區間和目前市面上的iPad差不多,每台價格從499美元到829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不等。
去年4月首度亮相的iPad已打開一塊新市場,是促成蘋果成功的重要產品之一。iPad開賣迄今的銷售量已達1,480萬台,上季更為蘋果挹注46億美元的營收,占公司總營收17%。
市場研究業者傑夫瑞(Piper Jaffray)預估,今年蘋果將賣出2,700萬台iPad,有投資人更預期今年iPad銷售量上看3,500萬台。分析師孟斯特說:「iPad將成為驅動蘋果成長關鍵力量。」
6.爾必達:DRAM 5月恐缺貨
全球第三大DRAM廠爾必達(Elpida)社長坂本幸雄昨(9)日表示,DRAM供需3月轉趨平衡,5月恐出現缺貨,但未來投資金額與技術門檻競爭更加激烈,全球可能僅剩二至三家廠商能存活。
坂本幸雄昨天透過越洋視訊舉行記者會,為爾必達來台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造勢,他預期2Gb DDR3晶片3月中旬報價將達3美元,意味短期內價格將再漲三至五成。業者指出,3美元價位可讓所台灣DRAM廠獲利,告別虧損。
爾必達是近期看DRAM市況最樂觀的業者,激勵昨晚DRAM現貨價連續第七個交易日收紅,累計漲幅逾25%。2Gb DDR3大漲3.57%,創開春來單日最大漲幅,均價2.08美元;1Gb DDR3 勁揚4.19%,重回1美元關卡之上,均價1.02美元。
坂本幸雄分析,PC系統廠經過積極的庫存消化之後,目前庫存水位平均約0.9個月,預計到3月中旬庫存水位將降至0.8個月,屆時下游下單採購的意願將會升高,帶動價格有更顯著反彈。
7.大陸擴大減稅 我半導體受惠
大陸國務院昨(9)日公布鼓勵軟體設計和半導體產業新的減稅政策,在舊有政策「18號文」的基礎上,對不同製程的境內外半導體企業,繼續提供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和「五免五減半」的租稅減免優惠,對在大陸設廠的台灣半導體企業是一大利多。
大陸國務院是在1月28日將「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二代版」18號文件下發各省市,昨天在政府官網公布。
新的減稅措施是對符合製程條件的企業,從獲利年度起,前兩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經營超過15年的企業,更是獲利前五年免稅、第六至第十年稅收減半(五免五減半)。
參與政策制定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新政策是加強扶持大陸軟體與半導體產業,推動軟體與半導體產業發展更上層樓,進而做大做強,軟體產業也成為大陸「十二五規劃」開局年,第一個受到國家政策優先扶持的產業。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這份由大陸國務院頒布的政策文件,扶持面向包括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七大方面,並明確提出會繼續推行軟體增值稅優惠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國務院昨天公布的新政策,與2000年頒布的「18號文」相比,有幾項明顯不同,並更細化。在投融資政策方面,新政策加入鼓勵「併購重組」,增加大陸軟體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稅收優惠外,新政策將加強對軟體服務類企業的支援,以適應軟體產業從產品到服務轉型的新趨勢。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新政的一個重大突破。
大陸從「18號文」頒布以來十年時間,軟體產業收入由人民幣593億元(約新台幣2 ,609億元)成長到去年的9,970億元(約新台幣4.39兆元),年平均成長率達36.8%。
曾劍秋表示,「18號文」推出時,大陸軟體業基礎還相當薄弱,競爭力也不強,但現今在大陸經濟轉型、三網融合的背景下,軟體產業邁入新的關鍵時期,需要更強、更細的政策來支持。
8.新聞分析/台積、日月光 看好磁吸效應
大陸國務院決定以租稅優惠等政策大力扶植IC設計、晶圓製造及封測等半導體產業,對我國半導體業者登陸,預料形成龐大的磁吸效應,可望帶動業者加快大陸布局。台積電、日月光都表示,樂見彼岸推出這項新政策。
國內晶圓雙雄台積電和聯電,對此看法樂觀。台積電主管昨(9)日表示,樂見大陸這項政策執行,強調這項優惠是件好事。
國內封測業昨天表示,此舉將吸引晶圓代工業擴大投資,進而帶動後段封測需求;相關廠商也透露將加快大陸布局。目前在大陸投資封測廠主要為日月光、矽品、力成及京元電,其中以日月光投資手筆最大。
由於這項政策也擴及IC設計業,甚至透過進口原物料給予保稅優惠及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等七大方面給予協助,影響層面也涵蓋上游晶片設計。國務院這項政策,無疑宣示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發展。
9.中華電、宏達電 強強聯手
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昨(9)日宣布與宏達電簽定戰略性合作備忘錄,將加強終端、行動寬頻網路及加值服務合作,力拚在台灣銷售量倍增。
據了解,宏達電今年將銷售重心放在亞洲市場,台灣具有戰略性地位,宏達電第一季陸續與台灣大及遠傳簽訂合作備忘錄,在台灣銷售量拚倍增,並進一步擴大中國大陸的市場。
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及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簽訂中華電信與HTC戰略合作備忘錄,在深度客製化加值服務、高速行動寬頻網路、行銷資源整合及終端產品合作內容等四大項展開深入合作,結合中華電高速行動寬頻網路與宏達電創新行動終端產品,共創台灣在行動通信產業的價值與主流地位。
呂學錦表示,宏達電合作深度整合行動寬頻網路服務與多元創新行動裝置,今年將在台灣行動通信市場締造更亮眼的成績。
10.7吋平板電腦 宏達電也搶吃
全球行動通訊大會 (MWC)將於下周一(14日)西洋情人節登場,更新更炫的智慧型手機,舉凡更高速處理器、與社群網站聯結度更高與結合3D功能等都將出鞘,此外,平板電腦(Tablet)也將是眾家手機品牌大廠兵家必爭之地,宏達電(2498)也傳將推7吋的平板電腦產品,由於平板電腦將搭載2顆光學鏡頭,3D手機若含視訊功能就將有3顆光學鏡頭,光學鏡頭需求將相當孔急,大立光 (3008)及玉晶光 (3406)將積極受惠。
MWC大會素為全球行動通訊年度最重要的盛事,國內智慧型手機龍頭大廠宏達電也將參展,也是極少數宏達電會參與的國際大展,市場傳出,宏達電在MWC大會將推出首款平板電腦,面板尺寸將是7吋,有別於蘋果的iPad,據光學業者指出,平板電腦多搭載2顆光學鏡頭,且都是高畫素,多是300 萬畫素再搭配一顆500萬畫素,對光學元件業者是一大補丸,且由於隨著感測元件 (Sensor)的尺寸愈來愈小,光學鏡頭也被要求體積 (高度)將更小型化,更加考驗了光學廠的技術與量產能力,此方面,大立光由於在業者的高技術,預期將積極勝出。
除了平板電腦的雙鏡頭需求,日商Sharp(夏普)率先推出的3D手機也帶動了手機界的風潮,預期MWC大會裡3D手機也將是展場重點之一,若3D手機再搭配視訊功能,一支手機就將會有3顆光學鏡頭,且由於3D手機的2顆攝像鏡頭畫素需一樣,因此也將刺激高畫素高階鏡頭的需求,以目前在一線手機大廠都是其客戶的大立光以及也是蘋果iPhone高階鏡頭的供應商的玉晶光,二家台系光學廠也將積極受惠。
11.集邦:今年DRAM資本支出大降43%
根據集邦科技 (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DRAMeXchange的調查,由於去年第四季DRAM價格跌幅劇烈,除了美系及韓系DRAM廠商仍繳出獲利的財報外,其餘皆處於虧損狀態,DRAM 廠紛紛調降今年度的資本支出轉趨保守,據估,2011年DRAM 廠於DRAM資本支出大降43%,由去年的120億美元降至68億美元,同時,各家廠商也積極調整產品組合及調降標準型DRAM 的產出比重。
從全球DRAM廠自有品牌記憶體營收排名來分析,韓系廠商三星營收仍居全球DRAM廠之冠,與第三季相比微幅成長0.3%,雖受到第四季DRAM價格下滑影響,營收衰退近19%,但DRAM市占率仍維持與上季相同約40%左右,三星由於製程轉進速度優於其他同業,更率先導入35奈米製程,預計年底35奈米製程的產出量可以超過50%,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12.第一季NB出貨 高盛大摩力挺、麥格理下修
英特爾回收Sandy Bridge處理器的6系列晶片組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外資全面性關注,麥格理證券今(9)日因此下修第一季NB出貨至季減10%;不過,包括高盛證券和摩根士丹利證券皆認為,該事件對族群股價影響短線,對首季品牌和代工的出貨量影響也只有0-5%,最終還是會回歸基本面,而中國昨日公布農曆新年期間銷售狀況強勁成長,族群股價也可望有所支撐。
摩根士丹利證券最新評估,英特爾新款Sandy Bridge產品約占第一季NB產品出貨量的10-15%,而瑕疵事件爆發後,部分產品恐將延遲到第二季出貨,因此對第一季NB代工廠的出貨影響約5%,而對大中華區的PC品牌影響性則僅有0-3%。
包括摩根士丹利證券、高盛證券等外資均認為,利空消息鈍化後將回歸基本面,而中國農曆春節期間的銷售狀況就是基本面一大重要指標。中國昨日公布農曆春節期間各地區的電腦銷售狀況都有強勁成長,而NB品牌廠也表示農曆新年需求符合預期,因此高盛證券維持第一季NB出貨季減8%的預估不變。
整體來看,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亞洲科技股第一季表現還是會持續優於大盤,而台灣電子股因新台幣升值關係,投資人憂心會衝擊廠商獲利,也因此不利股價。但根據摩根士丹利預估,今年年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28.6元,顯示新台幣將持續升值,但是幅度已縮小,短線匯率還會有拉回休息的現象。
不過,麥格理證券今日直接下修台灣一線NB代工廠第一季的出貨預估,由季減5%再降至季減10%,等於是「由不好再更壞(from bad to worse)」,其中預估仁寶和廣達季減10-11%,和碩及緯創則下滑5-9%。
13.台幣收29.1元 13年新高
儘管台股大跌,台幣補升走勢未歇,台北外匯市場因外資匯入,新台幣兌美元升破28.8元,尾盤央行阻升,台幣收29.1元,升6分,兩大匯市總成交量17.01億美元,匯價再創13年新高。
匯銀人士指出,台股今天下跌104點,但台北匯市新台幣匯率補升行情未結束。由於外資匯入力道不減,加上出口商停損賣壓、中國大陸宣布升息,人民幣走升,帶動台幣升勢,新台幣盤中最高升抵28.755元。
外匯交易員表示,央行在農曆春節前力守新台幣29元關卡,又逢農曆春節期間亞洲貨幣普遍升值,壓抑新台幣走勢,如今央行放手測試市場底限,新台幣未來是否持續升值,將受美元強弱及台股漲跌牽動。
不過,具有投資、避險及預期心理的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折價幅度有縮小之勢,一個月期NDF折幅由昨日1.6角至1.8角,縮小至1角左右,顯示新台幣連日升值後,法人對台幣大幅升值的預期心理已轉弱。
14.兆豐金 延後出清台企銀
兆豐金控處分台灣企銀股權計畫初定,最快本月底董事會將定案。據悉,兆豐金出清台企銀股權的方向不變,但是為避免處分作業時間過於窘迫,將待財政部與金管會協商定調處分期限延長至少到明年下半年以後。
兆豐金控持有台企銀54.14萬餘張、約13.44%股權,持股成本每股11.23元,台企銀近來股價一路上漲,以昨(9)日收盤價13.2元計算,兆豐金持有台企銀的潛在利益,已經超過10.6億元。
對於兆豐金釋股,台企銀董事長羅澤成不願多表示意見,但他強調,96歲的台企銀已走出悲慘過去,未來不應再是被併的話題,而是要走自己的路,並要積極拉近與其他公股行庫的差距。延續去年獲利為重心,今年盈餘以成長35%為目標。
過去兆豐金持有台企銀股票,在金管會要求下,決定在明年6月台企銀股東會董監改選前出清,但是在考量避免影響台企銀改選選情,又兼顧處分利益,財政部與金管會協商,希望延長兆豐金賣台企銀的期限。
15.Optimer授權金64億 潤泰富邦補
國人創立、已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掛牌的Optimer製藥公司,宣布將一項新型抗生素的歐洲市場授權給跨國日商藥廠,授權金2.24億美元(約新台幣64億元),創下台灣人開發新藥最高授權紀錄。
Optimer公司發展有成,據了解,包括潤泰集團、富邦集團、永豐餘集團都是Optimer大股東。
Optimer董事長張念慈昨(9)日表示,該公司所研發的新型抗生素Fidaxomicin,可用來對抗偽膜性結腸炎,這項感染性疾病光是在美國,每年就有300萬人被感染,而Optimer已經將這項新藥向歐盟及美國提出上市申請。
Optimer公司2月7日與日商安斯泰來(Astellas)藥廠簽約,由安斯泰來取得Fidaxomicin抗生素歐洲市場授權,Optimer獲得2.24億美元的市場授權金;藥品上市後,Optimer每年也可獲得兩位數的權利金。
16.大陸國務院推十大措施擴大支持產糧
鑒於華北小麥產區持續乾旱,大陸總理溫家寶9日在農曆春節後主持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拍板推出十大措施,擴大支持糧食生產,以穩定整體物價水準,並控制通膨預期。
綜合新華社、路透及彭博資訊報導,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將在已有的抗旱措施外,再推出十項措施以擴大支持糧食生產,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倒不是對小麥的支持,而是官方將提高稻米收購價格。
中共官方將對今年生產的三等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等三種稻穀的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人民幣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9元、10元、23元。
再者,中南海也將編列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人民幣12億元,主要作為冬季小麥主要產區的農民,購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噴灌機械設施及其他抗旱節水機具補貼。
17.小麥期貨 創兩年半新高價
小麥期貨價格9日攀至兩年半來最高,玉米和黃豆價格也逼近逾兩年半高點,主因是美國大幅下修穀物庫存預估值、最大小麥生產國中國鬧旱災,以及中東和非洲國家搶購小麥以抑制通膨。
美國農業部9日在報告中預估,在截至今年8月底銷售年度中,美國玉米庫存量將降至6.75億英斗,低於上月預估的7.45億英斗,為15年來首見,主因是乙醇產量增加;而受阿根廷減產影響,在今年9月底的銷售年度全球黃豆存量將降至5,821萬噸,稍低於前月預計的5,828萬噸;在5月底的本年度全球小麥存量會降至1.777億噸,也低於原估的1.779億噸。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交易最熱絡的小麥3月期貨9日最多勁揚1.1%,每英斗報8.84美元,是2008年8月25日來最高價。玉米3月期貨也漲2.9%至每英斗6.95美元,創兩年半新高。黃豆3月期貨上漲0.9%至每英斗14.47美元,因投資人預期中國將向全球最大出口國美國購買更多黃豆;該期貨3日觸及14.525美元的逾兩年半高點。總部在德國漢堡的Oil World預測,最大黃豆消費國中國在截至7月底的今年度可能進口5,450噸黃豆,比一年前多16%。
小麥過去一年飆漲83%,主要因為俄羅斯旱災、加拿大水災和歐洲乾旱重創收成。糧價飆高是中東和北非近來出現暴動和示威的主因,已促使這些地區的國家搶購穀物。此外,中國的冬麥主要產地正面臨嚴重旱災。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上周說,1月全球糧價創新高。中國已在四個月內三度調高利率以遏止通膨。
18.台指期空單暴衝 市場憂心
外資昨(9)日賣超55.7億元,在大台指期貨的淨空單口數已增加到2萬1,273口,是2007年7月底以來最高,引起市場關注外資心態是否轉空。
觀察外資在台指期貨動作,8日在台指期及小台指共增加5,670口空單,9日持續增加5,768口空單,截至昨日為止,外資在大台指期貨未平倉空單口數已大幅增加到2萬1,273口,不僅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也是2007年7月30日以來的最高。
對於外資在台指期空單口數暴增,同時在現貨市場出現近期較大的賣超動作,市場關切是否和台指期將在下周三(16日)結算的短線操作有關。大慶證券自營部經理林明謙認為,從前十大交易人的淨部位來研判,台指期淨部位有高達1萬口的空單,大概是這二年多來的高檔區,顯示外資與法人對於大盤再創高點並不認同,後勢看法保守,所以大幅建立避險空單。
19.賈文中狂敲 大同爆量收紅
大同股價昨(9)日出量止跌反彈,主力券商鼎富證券買超逾2萬張,占昨天成交量近二成比重,市場揣測是股市聞人賈文中大筆敲進,親近賈文中人士表示:「大同的資產豐厚,(跌)下來就買,相當合理。」
大同訂今天為減資基準日,減資逾321億元,幅度約57%,是史上第二大的減資案;今天大同與旗下尚志投資也將舉行董事會,討論減資案送審經濟部等事宜,並且加強對子公司控管,以期爭取金管會的認同,順利讓減資案的新股掛牌在4月完成。
大同8日股價跳空跌停一價到底,昨天續重挫,盤中低點來到6.09元,但在觸及低檔後,隨即出現買盤進駐,股價一路往上推升,最後以6.45元作收,上漲0.1元;也爆出11.19萬張大量,成台股成交量第一大股。
買盤主要來自鼎富證券,外傳賈文中與鼎富關係深厚,帶給外界諸多聯想,認為因股價來到低檔「有機可趁」或特定人有意介入經營權。
20.農金概念股 一路發
春耕季節逼近,肥料大廠白俄羅斯BPC公司鉀肥價格大漲14%,需求確立後,東鹼(1708)、和益(1709)、興農(1712)、台肥(1722)、惠光(6508)等農金概念股今年業績可期。
外電報導,中國農產品因嚴寒大雪,價格已連續五周上揚,提高農民種植意願,此外北半球春耕季節即將到來,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指出,2011年鉀肥需求量將成長7.9%,而全球供給量則僅成長2.1%,奠定了鉀肥上漲的基礎。
另外,全球二大鉀肥供應商也於上月與中國簽訂今年上半年供貨合約,供應量為60萬公噸,每公噸到岸價400美元,漲幅14%,此舉將使國內肥料業者的下游客戶不再觀望加緊出手採購,供需情況將恢復穩定。
法人指出,東鹼去年第四季因全球最大氯化鉀供應商加拿大Canpotex喊漲,帶動鉀肥價格走高,下游客戶追價搶補庫存,東鹼每股稅後純益將上看2.72元,較2009年的1.55元大幅成長。
而今年在預期農糧仍吃緊,看好鉀肥需求,東鹼已重啟硫酸鉀擴產腳步,擴充25%的產能,預料今年東鹼業績展望樂觀。
而惠光的植物保護劑與防止污的「地工膜」產品去年表現均強,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1.81元,已大幅超越2009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1.26元的水準,法人預料,地工膜原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價格隨油價走高,帶動惠光第四季毛利率回升,惠光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將突破2元。
21.DRAM市況水漲 爾必達TDR承銷價船高
全球第三大DRAM品牌日商爾必達今日表示,已於昨日董事會通過TDR(臺灣存託憑證)發行股數及訂價授權,決議現金增資1,000萬股新股參與發行2億單位臺灣存託憑證,每單位臺灣存託憑證表彰原股0.05股,爾必達TDR預計於下周起進行公開承銷,並預計2月下旬掛牌。原訂承銷價在16.2至18元。
爾必達表示,此次來台發行TDR進行募資,意在提高爾必達於台灣的知名度,以加強與台灣電子業及資本市場的連結,由於爾必達TDR為國內首宗非華人投資經營的國際性企業來台發行之TDR,是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過程的重要里程碑。主辦承銷商KGI凱基證券表示,爾必達於2010會計年度第三季出現近5季來之首度稅後虧損296億日圓。不過,由於消費者對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成長,驅動對Mobile DRAM的強勁需求,以及DRAM跌幅已達滿足點,因此市場普遍認為全球DRAM價格的反彈時機應能由先前預估的2011年第二季提前至第一季,而截至台灣股市開紅盤前DRAM現貨價格已反彈20%。
22.元月營收 華碩大減9.8%
華碩(2357)昨(9)日公布元月非合併營收198.5億元,月減近一成,創下最近一年半來的單月營收新低,加上英特爾瑕疵晶片組事件攪局,原先法人預估華碩本季營收季減5%至10%的看法可能面臨小幅下修壓力。
不過,由於個人電腦換機效應遞延,華碩第二季營收成長可期,今年營運將呈「逐季向上」走勢。
惟實際的營運展望,華碩將會在本周五的法說會中說分明。
華碩昨天公布元月非合併營收198.5億元,較去年12月下滑9.85%,也比去年同期減少12.5% 。華碩財務長張偉明表示,觀察華碩業績應以合併報表為準,華碩元月合併營收優於這個數字。
惟元月營收下滑、加上英特爾晶片組出包,原先華碩預估本季營收較上季減少5%至10%的目標,法人認為恐面臨小幅下修壓力。
法人分析,華碩1月營收下滑,2月因為工作天數少,預估數字還會更低,原本寄望3 月營收會強勁彈升,但現在受到瑕疵晶片事件攪局,部分需求可能延後到第二季發生,造成華碩第一季營收目標無法達陣。
對此,張偉明昨天表示,晶片組瑕疵事件的確會對華碩第一季業績有一些影響,估計2 月營收因此減少5%,整體第一季營收影響頂多2 個百分點。
倒是法人對於華碩第二季業績不看淡,由於Sandy Bridge換機效應遞延、加上華碩第二季將推出一系列平板電腦。相較於去年第二季是華碩全年營收低點,今年營運低點可能提早落在第一季,之後呈現「逐季向上」走勢。
至於宏碁,由於去年第四季營收基期偏低,公司樂觀認為「最壞的時間已過」,即使把英特爾因素考慮在內,預估本季筆電出貨量仍將比上季逆勢成長約3%,且第二季營收還會比第一季更好。
「雙A」昨天股價走勢持續偏弱,華碩下跌4.5 元,收在257.5元。
宏碁終場再挫1.2 元,收在75.5元,創下五個多月來的股價新低。
23.華碩庫藏股計畫 執行完畢
華碩(2357)看好公司前景,昨(9)日宣布庫藏股計畫已執行完畢,過去兩個月總共砸下26.09 億元,買回自家公司股票1萬張,執行率100%。
華碩昨天公告再投入6.47億元,以260.32元平均每股價格,執行買回庫藏股2,487 張。惟不敵電子權值股賣壓出籠,華碩昨天股價下跌4.5元,終場收在257.5元。
華碩是在去年12月9日的董事會中通過實施庫藏股,於240元至300元每股價格區間內買回自家公司股票1萬張。
24.元月營收/技嘉暴衝32% 微星增3.6%
主機板大廠技嘉(2376)昨(9)日公布,1月營收暴衝至50.07億元,月增率高達32.81%;技嘉表示,雖然近期發生英特爾晶片瑕疵的問題,但相信在4月底換發新晶片後,遞延的出貨與買氣也將隨之浮現。
技嘉1月營收50.07億元,較去年12月大幅成長32.81%,為史上第四高;在產品線方面,技嘉1月主機板出貨180 至190萬片,月成長逾兩成,VGA繪圖卡則出貨25至30萬片。
技嘉表示,1月營收衝破50億元大關,主要是受惠於新產品鋪貨以及中國農曆年的銷售效應所致;展望2月因天數較少,營收可能下滑,但預期4月份換發新晶片後,遞延的出貨與買氣也將同步出現。
雖然近期英特爾的晶片瑕疵問題,對技嘉2、3月的營收恐有影響,但在出貨可望遞延出現、以及其他產品線的出貨成長下,法人估,技嘉今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仍可望超過3.5元。技嘉昨天跌0.65元、收30.4元。
【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主機板(MB)廠微星(2377)昨(9 )日公布,元月營收69.08億元,較去年12月成長3.68%;微星表示,近期的英特爾晶片瑕疵問題應不大,買氣應可隨著產品轉換期的遞延,而延到第二季發酵。
微星1月營收69.08億元,月增3.68%,年減5.88%,微星昨天股價跌0.1元、收在17.05元價位。
25.元月營收/廣達降兩成 符合預期
筆記型電腦(NB)代工大廠廣達(2382)昨(9)日公布元月合併營收766.72億元,較上月下滑兩成,符合市場預期;法人指出,英特爾處理器Sandy Bridge 瑕疵衝擊,2月營收數字才會顯現。
法人指出,每年首季均為NB代工淡季,今年受惠英特爾新處理器Sandy Bridge帶動,原預期淡季不淡,不過在英特爾公告晶片組有瑕疵需回收後,法人也開始下調首季出貨預估。
外資麥格理昨天下修台灣一線代工廠首季出貨預估,從原季減5%,調至下滑10%,其中廣達、仁寶(2324)出貨季減均為10%至11%,和碩及緯創季減5%至9%。
廣達元月NB出貨為420萬台,較上月下滑16%,合併營收766.72億元,月減20.21%,年減4.31%;法人分析,營收下滑幅度大於出貨,主因元月舊機種出貨比重較多。
廣達指出,元月營收符合預期,首季出貨預估將較上季衰退雙位數,至於Sandy Bridge瑕疵,評估衝擊有限,「2月衰退幅度會加大,不過3月就會補回來」。
業界指出,英特爾需召回的Sandy Bridge筆電,屬於中高階機種,影響數有限。
26.元月營收/瑞儀下滑13% 輔祥增18%
背光模組廠元月業績表現不同調,營收連創三個月歷史新高的瑞儀(6176)元月業績下滑至40.29億元,月減13.7%;輔祥(6120)受惠於TV市場回溫,元月業績翻越20億元之上,站上22.41億元,月增18.63%。
法人預期,今年瑞儀的韓系LCM液晶模組代工業務可望持續成長,加上iPad 2訂單進補,整合LCM營運模式複製到TV,新接獲的日系TV模組訂單穩定加溫下,瑞儀今年首季業績仍不看淡。
輔祥實業受惠於母公司友達集團業績回溫,元月營收22.41億元,較上月18.89億元,增加18.63%,較去年同期19.9億元,年增12.58%。輔祥昨日股價下滑0.8元,以27.6元作收。
27.元月營收/宸鴻衰退27% 介面跌三成
在淡季效應下,觸控面板廠業績持續衰退,TPK宸鴻(3673)昨(9)日公布1月營收69.35億元,較上一個月衰退27.5%,介面(3584)1月營收3.26億元,月減三成以上,不過,觸控廠業績將從3月開始回溫。
TPK昨天公布將在2月23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獲利,以及今年第一季營運展望。展望2月,適逢農曆春節假期,營收可能持續低迷,不過,3月起TPK營收將開始回溫,第二季營收將大幅成長。
受到傳統淡季、農曆年工作天數減少、以及大客戶新舊機種轉換等因素影響,TPK第一季業績持續降溫,法人預期,TPK第一季營收將較去年第四季衰退15%至20%。
由於蘋果的iPad 2將在3、4月推出,iPhone5將在5、6月上市,在大客戶帶動下,TPK的業績最遲在3月,就會有所表現,今年業績將是一季比一季好的態勢。
介面1月營收3.26億元,較去年12月營收4.86億元持續衰退。2月在淡季與農曆年工作天數較少的影響下,業績恐持續減少,不過,3月起營收會慢慢起來,預期4月至11月將是今年營收的全盛期。介面在大客戶三星電子7吋與10吋平板電腦訂單加持下,今年業績展望看好,加上宏達電、索尼、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等客戶持續下單,今年也不看淡。
28.元月營收/穎台創新高 本季將不淡
受惠於庫存調整結束,TV市場需求回溫帶動下,擴散板大廠穎台科技(3573)元月業績以4.28億元,寫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月增14.13%。
第一季預期在導光板、模內裝飾射出成型塑膠模(IMD)等產品出貨緩步升溫帶動下,表現淡季不淡。
惟因近期新台幣匯率強勢走揚,若短期再急升,恐壓縮首季業績及獲利空間。
市場預期,2月因農曆年節、工作天數少,業績有下滑疑慮,但3月可望延續成長動能。
穎台今年主要營運主力仍聚焦擴散板、導光板及IMD等產品上,導光板產品營收比重將拉高至三成以上,導光板明顯放量出貨將落於第三季,對業績可望發揮實質助益;IMD 比重達一至兩成,有助於整體產品結構優化。
29.元月營收/威力盟持平
威力盟(3080)昨(9)日公布1月合併營收8.23億元,與去年12月持平,年增率33.47%。主要是受惠農曆春節前的電視面板備貨需求,使得1月營收表現不錯。
威力盟表示,受到2月農曆春節放假因素影響,第一季整體營收將比去年第四季少一些。
30.軟板廠犀利 淡季需求旺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熱銷,帶動軟性印刷電路板1月傳統淡季需求回溫,台郡科技(6269)創歷年單月次高,不排除第一季改寫歷史新高。
上市櫃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台郡、旭軟電子(3390)及FPC上游軟性銅箔基板(FCCL)廠台虹科技、新揚科技昨(9)日公布1月營收,旭軟月增率超過三成,台虹、新揚科也有一成以上。
台郡表示,FPC市況在去年第四季一度走弱,但12月智慧型手機提前出貨就逐步回溫,1月客戶訂單需求再成長,即使2月有大陸廠缺工、春節工作天數減少等不利因素下滑,但首季合併營收仍可優於去年第四季,也看好平板電腦、觸控面板成長帶來FPC的需求。
台郡去年四季合併營收13.26億元,連續兩季改寫歷年單季新高,今年第一季若優於去年第四季,將連三季改寫紀錄。
台郡1月合併營收4.6億元,月增率0.64%,較去年1月增加86.08%;旭軟1月營收9,643萬元,月增率31.6%,較去年1月成長23.68%。FPC恢復需求,台虹、新揚科等FCCL廠也受惠。台虹1月合併營收6.26億元,月增13.44%,較去年1月增加47.88%;新揚科1月合併營收7,108萬元,月增率18.49%,較去年1月成長28.21%。
全台最大FCCL廠台虹指出,FPC確實提前增溫,有助支撐第一季合併營收。
新揚科表示,客戶端在品牌手機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出貨熱絡,帶動FPC產業提前回暖。
31.砷化鎵三雄 成績單亮眼
英業達集團穩懋(3105)、全新光電(2455)和宏捷科(8086)砷化鎵三雄在春寒中率先開花,搭上iPhone和iPad對功率放大器(PA)的需求上升,全新元月營收率先創下新高,穩懋和宏捷也較去年成長,今年砷化鎵產業可望大放異彩,穩懋有機會在上半年掛牌上市。
整體PA需求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4G手機帶動下持續攀升,而在NB的應用,802.11出貨量已超越802.11g成為主流Wi-Fi標準,對PA的需求呈現倍增,未來智能電網和物聯網也需要PA,都挹注PA廠商的訂單規模,砷化鎵三雄異口同聲說,今年元月就是營收的最低點。
全新公告元月營收1.8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0.15%,也比原來預期的1.6億元到1.7元高,目前正是產業的淡季,全新光電就能交出如此亮麗的成績單,讓全年對今年營運展望樂觀。
穩懋公布元月合併營收為5.65億元,雖是產業的傳統淡季,但仍比前一個月微幅上揚0.3%,但年增率卻高達47.16%。穩懋在元月底與銀行團簽下48億元的聯貸案,陳舜平表示,將作為穩懋擴產,預估總產能將從目前的月產1.2萬片,成長到2萬片。
宏捷科1月營收為1.37億元,月減10.2%,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微幅增加0.5%,宏捷計創在營運淡季時,推動產能由4吋往6 吋轉移的動作,預料在3月以後新客戶的加入,將可望迎來下一波成長高峰。
32.元月營收/東貝泰谷一詮增 隆達佰鴻減
LED廠元月營收陸續公布,表現不同調,東貝光電(2499)、泰谷光電(3339)、一詮精密(2486)都成長;隆達(3698)和佰鴻(3031)則呈現下滑。
受惠於客戶規劃推出新機種、TV電視背光源需求增溫帶動下,泰谷1月營收2.05億元,較前月增加5%,比去年同期成長38.9%。
由於2月工作天數較少,預估泰谷營收不會特別突出的表現,但隨著TV背光源動能增強,3月營收可望出現顯著成長,法人估第一季營收可較上季增加5%至10%,約6億至6.5億元。
東貝財務處長翁聰智表示,為因應背光及照明客戶需求快速成長,已積極規劃擴產因應,上半年預計將新增月產能1.5億至2億顆,下半年預期再增加至少1億顆,加上配合中國大陸客戶需求成長,北京新廠可望在年底前投產,整體產能可望較去年倍增,規劃資本支出將達到10億的規模。
一詮也在LED TV背光源SMD型導線架出貨陸續回溫下,1月合併營收達4.47億元,比前一個月成長10.82%,但比去年同期衰退,但在下游封裝廠業績回溫下,一詮也可望受惠。
LED封裝廠佰鴻1月在傳統相對淡季影響下,單月營收3.59億元,月減13%、年增3.62%。2月因工作天數較少,估計單月營收應如往年同期在相對低點,但3月會回復正常,加上今年新接訂單將放量出貨帶動,3月營收可望顯著成長,至少回到去年11月約4.3億元的水準,今年第一季整體業績會優於去年第四季。
隆達電子昨天公布元月營收4.8億元,比前一個月下滑27.1%,較去年同期成長21.4%
33.震旦行 去年EPS 2.44元
震旦行(2373)昨(9)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結算去年母公司稅後純益約7.53億元,每股純益約2.44元,創13年來新高。展望今年,預估大陸市場銷售將成長20%以上,每股純益可望超過3元、再創新高。
受惠於景氣復甦,去年震旦行銷售表現優於預期,台灣地區營收達68.4億元,較前一年成長6%,大陸地區營收成長19%達到58.2億元,總計去年全年合併營收126.6億元,較2009年的113.47億元成長約11.57%,創歷史新高。
震旦行去年稅後純益約7.53億元,年增18.53%,每股純益2.44元。震旦行營運長馬志賢表示,去年參加大陸世博產生大約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36億元)的費用,陸續在今年第二季、第三季認列,對於每股純益影響約0.8元。
震旦行在台灣的辦公設備、家具直營通路有165個據點;大陸市場有332個據點,通訊相關通路有225個,今年將持續布建大陸通路,預計增加20至30家直銷據點。
34.華寶 Q2拚二位數成長
手機代工廠華寶通訊(8078)公布1月營收8.38億元,比前月的12.2億元減少30.26%,較去年同期減少61.01%。由於今年有多款新產品陸續出貨,法人預估,首季營運有機會和去年第四季相當,第二季可望有兩位數成長。
華寶轉進智慧型手機領域,去年營運大幅滑落,並且首度虧損。但智慧型手機今年有很多新案子及客戶,華寶指出,第二季出貨量會開始放大,預估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占比重會超過九成。
摩托羅拉與華寶合作關係緊密,今年在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有深厚的合作關係,而且有多款中、高階機種正在進行,合作模式以JDM(Joint Design Manufacturing)和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為主,品牌廠提供軟體介面設計等,華寶則提供系統、機構等服務。
35.台達電 里昂證力挺
台達電(2308)股價接連兩日暴量重挫,里昂證券發聲力挺。里昂認為,台達電由於非電源供應器業務比重日高,其中工業自動化相關業務將成為下個驅動成長的重要引擎,營運前景看好,給予「表現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看145.9元。
里昂證券指出,台達電正逐漸擺脫市場對其傳統電源供應器大廠的刻板印象,包括顯示器、工業自動化、零組件、網路、以及其他產品等業務領域占營收比重逐漸增加,明年第一季非電源供應相關業務將成為主要的營運主軸。
其中工業自動化業務,里昂預期,將成為台達電第二大利潤的貢獻項目。根據估計,中國大陸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由2007年的640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1,150億美元,屆時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自動化市場。
台達電深耕大陸市場多年,目前已是大陸第六大工業自動化供應商,市占率約3%。
36.日月光 上月業績僅減2%
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2311)昨(9)日公布元月封測本業營收104.64億元,月減僅2.1%。日月光農曆春節持續加班不休假,節後更調度人員工趕工交貨,法人估首季將展現淡季不淡,營收有機會從3月起逐月成長。
矽品(2325)預定今天公布元月營收,受惠銅製程訂單導入速度快,法人預期也將傳出佳音,但公司發言體系昨天強調不做營收預測。
日月光元月合併營收156.07億元,月減20.2%,年增率78.9%。日月光表示,去年12月因出售上海閒置土地入帳34.8億餘元,扣除這筆售地收入,元月合併營收減幅僅2.9%;元月封測本業營收104.64億元,月減2.1%,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
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在農曆春節前的法人說明會中,即強調日月光受到整合元件大廠(IDM)大單挹注,首季不會有淡季效應,日月光甚至在農曆春節不打烊,利用調度人員繼續趕工生產,而且還在春節後繼續趕工交貨,顯見訂單滿檔。
37.元月營收/聯詠續增 類比科增54%
面板相關IC設計廠元月業績隨面板市況好轉同步回溫,聯詠(3034)昨(9)日公布元月營收維持30億元以上高檔,本季營收有望較上季持平或微幅成長。
類比科(3438)元月營收暴衝至1.31億元,月增率54.6%,創歷史第三高。
友達(2409)農曆年前法說會釋出面板業好消息,認為客戶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需求逐步回溫,本季不論出貨量、產能利用率都會好轉,面板價格將從3月下旬開始反彈上漲,面板廠快要浮出水面,景氣將緩步回升。
聯詠元月營收30.26億元,月增率0.27%,年增率4.13%,維持在30億元以上高檔水準。聯詠副總經理陳健興表示,儘管本季處於淡季,但面板產業庫存水位相當健康,聯詠本季營收可較上季持平或微幅成長。
聯詠分析,目前以手機應用需求最強,筆記型電腦持平,液晶電視各地市場狀況不盡相同,整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和去年第四季變化不大。聯詠昨天股價下跌2.1元、收91.6元。
面板電源管理IC廠類比科受惠農曆年前拉貨效應,元月營收從去年下半年的低潮強勁反彈,一舉衝上1.31億元,月增率54.6%,也比去年同期成長44.4%,創下單月營收歷史第三高佳績
38.元月營收/創意減一成 智原上揚2%
IC設計服務雙雄創意(3443)、與智原(3035)元月營收不同調。創意月減10%、智原微增2.19%。兩家公司本季營運走勢也相異,創意轉淡,智原則受惠USB3.0效應可抵銷淡季效應。
創意40奈米量產個案持續增加,需求仍好,但受到台積電(2330)12吋產能吃緊排擠,法人預估本季營運仍在淡季,第二季才會恢復。創意11日將舉行法說會,屆時營運能見度將更明朗。
創意元月營收7.64億元,較去年12月衰退,主因客戶委託量產(ASIC)與設計服務(NRE)營收同步下滑,但仍比去年同期增加6.3%。法人預期,創意本季在淡季衝擊下,營收可能比去年第四季的歷史新高27.91億元衰退約一成。
智原元月營收4.65億元,月增率2.19%,但比去年同期減少4.87%。智原訂18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業績與首季營運展望。
面對近期英特爾召回6系列晶片組,智原認為,公司主機端客戶早就將USB3.0導入設計並開始舖貨,英特爾晶片組出包不影響USB3.0出貨量。
智原去年第四季USB3.0裝置端(Device)出貨量已突破500萬顆,加上主機端(Host)晶片後,USB3.0去年第四季營收比重提前達到一成目標,今年首季淡季效應將轉緩,法人估本季營收季減幅度將至一成以內。
39.統一展「食」力 營收增25%
國內食品龍頭統一(1216)元月營收達47.84億、年增率逼近25%,主要受惠大宗物資漲價、加上農曆年前拉貨旺季帶動,而統一營收大增,不僅意味著消費力明顯復甦,也預告將公布營收的食品族群,都將有亮麗表現。
統一表示,元月營收大幅成長,麵粉、大宗食材與飼料扮演關鍵角色。受到漲價效應帶動,麵粉事業元月營收年增率高達63%,而大宗食材與飼料營收年增率也高達57%。此外,春節前的旺季效應、加上今年天氣較冷的效應,帶動速食麵與油脂類的需求成長,元月份的營收年增率分別達到27%與22%,都優於預期。
受惠營收強勁成長,昨(9)日統一不畏台股重挫,股價逆勢上漲0.3 元、以39.75元作收,並帶動食品族群一片紅通通,單日類股指數上漲0.83%,更是僅次於營建之外表現最佳的族群。
法人預期,由於民生物資中以麵粉、業務用沙拉油反應成本的能力較強,包括聯華(1229)、大統益(1232)最有看頭。此外,農曆年前是點心與休閒食品旺季,聯華食(1231)、泰山(1218)與環泰(4207)的營收也受期待。
另一方面,飼料業農曆年後開始調漲售價,每公斤將上漲0.4元,包括大成(1210)、卜蜂(1215)、福壽(1219)、福懋油(1225)等業者,2月起營收也可望逐步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