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口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期天大勝
發佈於 2008-10-31 18:22
SPAN擴大實施 資金效能提升19%
【經濟日報╱項家麟】 2008.10.29 05:05 pm
期交所即將推出的另一項制度─「整戶風險保證金計收 (SPAN)制度實施至交易人端」,SPAN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於1988年發展的保證金計算系統,透過情境模擬、相關性分析及風險折抵等原則,分析估算同一帳戶下的整體保證金需求。目前全球有超過50個交易所採用此計算標準,期交所早在去 (96)年10月已將SPAN計收保證金運用在對結算會員保證金的收取上,實施以來日均量約增加6.2%,成效相當顯著。
期交所預計將SPAN制度延伸至交易人端,可落實整合性保證金機制,將交易人帳戶內所有部位視為一個投資組合,可更精準衡量出交易人帳戶的風險所需保證金,提升交易人資金效能。依據期交所的估算,SPAN制度延伸至交易人端,交易人存放於期貨商或結算會員之客戶超額保證金將隨之增加,此部分將可轉為新增交易之動能,提升交易人參與意願,依去年上線後至今年5月底之實際資料推算,交易人資金效能可提升約19%。
期交所指出,交易人採用SPAN計收保證金可獲得的資金效能,須視其部位組合的複雜度而不同。因為SPAN是將交易標的進行分類,分為商品群與商品組合,以期交所上市的19項商品為例,可分成4個商品群 (商品類、指數類、利率類及個股類),而同一交易標的則視為同一商品組合,如臺股期貨、小型臺指期貨、臺指撰擇權之標的皆為大盤指數。交易人下單後,會依照不同商品間及不同月份間的風險,進行風險折抵,進而收取保證金。
如果只是簡單的期貨部位,SPAN的計算結果與現行保證金水準完全相同;如果是簡單的選擇權部位,SPAN的計算結果估計可降低15%的保證金需求;但如果交易人建立的是複雜的策略組合部位 (即同時持有期貨及選擇權部位),在SPAN制度下有可能降低約40%的保證金需求。
基本上,整戶風險保證金計收方式是將整體部位以風險互抵的組合邏輯,計算所需的保證金。因此,當部位有變化時(新增或平倉),即會以風險互抵的組合邏輯,重新檢視部位,計算出所需的保證金。例如,原本依風險互抵組合邏輯可形成的跨商品或跨月組合,因為一部分部位的平倉或到期,而不再形成組合式部位時,即有可能因失去「風險互抵」的效果,而產生保證金需求額度增加之情形。此外,採行整戶風險保證金計收方式,並不會影響超額保證金之提領作業,仍舊依照期貨商與交易人之約定方式辦理。
期交所表示,保證金SPAN制實施至交易人端不僅可以提升交易人的資金效能,有利交易人進行各種策略交易,並可加強市場風險認知,有助於期貨市場良性發展。
【2008/10/29 經濟日報】